基于活塞曲轴的转管武器排气后喷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5913234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7-25 17:4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活塞曲轴的转管武器排气后喷装置,属于枪械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包括枪管、前枪管箍、联动控制装置、连接杆、排气转盘、后枪管箍、拉瓦尔喷管,枪管周向均匀分布,枪管通过前枪管箍和后枪管箍固定在一起,前枪管箍的中心位置装有联动控制装置,联动控制装置控制火药燃气的导入与排出,排气转盘与联动控制装置通过连接杆固定连接,排气转盘位于后枪管箍中心位置,排气转盘与后枪管箍同轴配合,拉瓦尔喷管固定连接在排气转盘的后方。本发明专利技术利用联动控制装置让火药燃气延时精确侧向喷出,通过活塞与曲轴的联动保证了每根枪管内的火药燃气不相互流动,在满足弹丸初速不变的前提下,实现了利用火药燃气降低转管武器后坐力的功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所属本专利技术属于枪械,特别是涉及一种基于活塞曲轴的转管武器排气后喷装置


技术介绍

1、转管武器采用了转管轮流发射的原理,具有射频高、射速快以及威力大等特点,广泛应用于需要火力覆盖的战争场景中。转管武器在连续高频射击时,膛内的火药燃气会对武器自身产生较大的冲击后坐力,导致架体产生一定的变形同时伴随着后坐位移,极大地影响了转管武器的设计精度,因此减小转管武器射击时产生的后坐力对转管武器的射击性能会有极大的提高。

2、目前的利用火药燃气侧向后喷减后坐技术,大都应用于单管武器上。而转管武器由多根枪管组成,每根枪管在高速旋转的同时轮流射击。如果将在每根枪管安装独立的侧向后喷管,则会大大增大减后坐装置的复杂程度,也会使提高转管武器前端的重量,增加转管组的转动惯量,使转管武器驱动功率增加。如何设计转管组共用同一侧向后喷装置,实现精准控制正在射击的枪管火药燃气共用侧向后喷管后喷,同时不会有气体进入其它没有射击的枪管,是转管武器后喷减后坐装置设计的关键难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基于活塞曲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活塞曲轴的转管武器排气后喷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枪管(1)、前枪管箍(2)、联动控制装置(3)、连接杆(4)、排气转盘(5)、后枪管箍(6)、拉瓦尔喷管(7);枪管(1)周向均布且通过前枪管箍(2)和后枪管箍(6)固定连接;联动控制装置(3)安装在前枪管箍(2)的中心位置,排气转盘(5)转动安装在后枪管箍(6)的中心位置,且与连接杆(4)固定连接,拉瓦尔喷管(7)与排气转盘(5)固定连接;联动控制装置(3)中的曲轴(305)固定连接连接杆(4),基于曲柄滑块原理实现燃气推动联动控制装置(3)中的活塞运动,带动连接杆(4)转动,进而带动排气转盘(5)转动,使得火药燃气沿着排气转...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活塞曲轴的转管武器排气后喷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枪管(1)、前枪管箍(2)、联动控制装置(3)、连接杆(4)、排气转盘(5)、后枪管箍(6)、拉瓦尔喷管(7);枪管(1)周向均布且通过前枪管箍(2)和后枪管箍(6)固定连接;联动控制装置(3)安装在前枪管箍(2)的中心位置,排气转盘(5)转动安装在后枪管箍(6)的中心位置,且与连接杆(4)固定连接,拉瓦尔喷管(7)与排气转盘(5)固定连接;联动控制装置(3)中的曲轴(305)固定连接连接杆(4),基于曲柄滑块原理实现燃气推动联动控制装置(3)中的活塞运动,带动连接杆(4)转动,进而带动排气转盘(5)转动,使得火药燃气沿着排气转盘(5)上的排气通道、拉瓦尔喷管(7)向后喷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活塞曲轴的转管武器排气后喷装置,其特征在于,每根枪管(1)上开有靠近膛口的前导气孔(101)和远离膛口后排气孔(102),前导气孔(101)与后排气孔(102)位于枪管(1)的同一侧,二者的中心轴平行且位于同一平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活塞曲轴的转管武器排气后喷装置,其特征在于,前枪管箍(2)包括均匀的前套筒(201)、以及开设的中心孔(202)和导气通道(203);多根枪管(1)对应固定安装在前套筒(201)中且前套筒(201)与枪管(1)的轴线重合,每根枪管(1)上的前导气孔(101)与导气通道(203)的中心轴线重合;中心孔(202)用于为联动控制装置(3)提供安装空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活塞曲轴的转管武器排气后喷装置,其特征在于,联动控制装置(3)包括活塞(301)、柱销(302)、小臂(303)、大臂(304)和曲轴(305);每个活塞(301)对应滑动安装在每个导气通道(203)内;一个活塞(301)与一个大臂(304)的一端通过柱销(302)转动连接,剩余活塞(301)与小臂(303)的一端通过柱销(302)转动连接;小臂(303)的另一端与大臂(304)的转盘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邱明韩珍宝宋杰熊健徐运山刘立全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