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烘箱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5909855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7-25 17:42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烘箱装置,包括:单元箱体、吸风装置、热风管,单元箱体内形成有第一腔体,所述箱体下侧布置有发热源,所述吸风装置和所述热风管通过第一腔体与发热源连通。本申请烘箱装置结构简单,能够实现自然风和即时热风的切换,从而克服现有技术中烘箱发热源升温过程中的热烘处理,提高烘箱烘干效率和初始阶段烘干效果,且兼顾了避免较大能耗增幅。快速提升烘箱作用温度并平衡热力成本和升温效率;显著提高烘箱效率。整体烘箱结构简单,烘干效率高,且烘干效果、能耗和成本也得到保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烘箱装置,更具体地,涉及一种烘箱装置。


技术介绍

1、现有技术中,烘箱常采用发热灯管一类的发热源进行发热,以提供烘箱所需温度;而为了使发热源的热量能够均匀输送,通常还会配备风机,从而通过流动风带动热源热量至待烘干材料。然而,虽然风机能够传送和扩散绕热量,且避免了大量能耗,但仍存在一定程度的缺陷;如,采用普通的自然风机进行运作时,由于发热源在到达预定温度前有升温过程,且自然风通常温度较低,所以,常见烘箱往往无法在初始启动阶段即进入烘干状态,或初始阶段烘干效果不佳。

2、所以,现有技术亟需一种烘箱装置,保留能耗优点的同时,以解决升温过程中的烘干效果不佳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旨在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至少一种不足,提供一种烘箱装置,结构简单,兼顾烘箱作用效率和能耗。

2、本申请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烘箱装置,包括:单元箱体、吸风装置、热风管,单元箱体内形成有第一腔体,所述箱体下侧布置有发热源,所述吸风装置和所述热风管通过第一腔体与发热源连通。所述吸风装置和所述热风管切换工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烘箱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单元箱体、吸风装置、热风管,单元箱体内形成有第一腔体,所述单元箱体下侧布置有发热源,所述吸风装置和所述热风管通过第一腔体与发热源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烘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单元箱体的第一腔体内还设有扰流板,所述扰流板分隔第一腔体为上腔体和位于上腔体下方的安装腔;所述扰流板上设置有多个通风孔,所述发热源安装于安装腔上;所述吸风装置和所述热风管经上腔体、通风孔和安装腔与发热源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烘箱装置,其特征在于,布置有多个发热源,且多个发热源在走料方向上呈弧形排布。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烘箱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单元箱体、吸风装置、热风管,单元箱体内形成有第一腔体,所述单元箱体下侧布置有发热源,所述吸风装置和所述热风管通过第一腔体与发热源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烘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单元箱体的第一腔体内还设有扰流板,所述扰流板分隔第一腔体为上腔体和位于上腔体下方的安装腔;所述扰流板上设置有多个通风孔,所述发热源安装于安装腔上;所述吸风装置和所述热风管经上腔体、通风孔和安装腔与发热源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烘箱装置,其特征在于,布置有多个发热源,且多个发热源在走料方向上呈弧形排布。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烘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单元箱体包括上盖板、前后侧的第一挡板、左右侧的第二挡板;所述单元箱体内还设有隔板,所述隔板分隔箱体内部为上侧的第二腔体和位于第二腔体下方的第一腔体;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冯伟昌侯伟
申请(专利权)人:蓝帆新材料技术广州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