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传统村落水环境修复,特别涉及基于生态微循环的村落原貌保护水环境修复系统及调控方法。
技术介绍
1、传统村落中蕴藏着丰富的历史信息和文化景观,是中国农耕文明留下的最大遗产。传统村落大多依河而建,又背靠大山,自然资源丰富,又具备独特的民俗民风。以涪江流域为例,涪江流域的地形特征主要表现为西北高、东南低的趋势,流域内地势起伏较大,最高处为源头雪宝顶,海拔5588米,最低处为合川河口,海拔约200米。涪江流域的上游地区多为山地,海拔在1000米以上,拥有原始森林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保护着以大熊猫栖息地为主的森林生态系统。中下游地区则为低山、丘陵和平坝,海拔在159米到1000米之间,地势起伏平缓,人口众多,城镇密集。
2、此外,涪江流域的平原地区还拥有独特的自然景观和生态环境,对于保护生物多样性和修复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同时,这一区域也是中国重要的人口聚集地之一,对于促进人口流动和城乡发展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另外,其发达的水利工程系统为农田灌溉和防洪排涝提供了坚实保障。总的来说,涪江流域在中国的农业生产、经济发展
...【技术保护点】
1.基于生态微循环的村落原貌保护水环境修复系统,其特征在于,修复系统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生态微循环的村落原貌保护水环境修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地表径流导渗系统中,导渗沟沿传统村落自然地形挖掘,导渗沟内壁为透水混凝土,透水混凝土上设有编织网,编织网用于阻挡和拦截导渗沟中的杂质;导渗沟顶部设有盖板,所述盖板设有开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生态微循环的村落原貌保护水环境修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立体湿地净化系统中,湿地矩阵表面多个模块相互卡接,流水通过湿地矩阵表面的蜂窝状结构渗入湿地矩阵内部;
4.根据权利要求1
...【技术特征摘要】
1.基于生态微循环的村落原貌保护水环境修复系统,其特征在于,修复系统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生态微循环的村落原貌保护水环境修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地表径流导渗系统中,导渗沟沿传统村落自然地形挖掘,导渗沟内壁为透水混凝土,透水混凝土上设有编织网,编织网用于阻挡和拦截导渗沟中的杂质;导渗沟顶部设有盖板,所述盖板设有开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生态微循环的村落原貌保护水环境修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立体湿地净化系统中,湿地矩阵表面多个模块相互卡接,流水通过湿地矩阵表面的蜂窝状结构渗入湿地矩阵内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生态微循环的村落原貌保护水环境修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地下渗滤回补系统中,设置分层回填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生态微循环的村落原貌保护水环境修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地下渗滤回补系统中设置渗滤井,渗滤井用于储存立体湿地净化系统流入的水源;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生态微循环的村落原貌保护水环境修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云端智能调控系统...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熊英伟,王柳,朱俊光,张宴铭,刘星彤,柳波,
申请(专利权)人:绵阳师范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