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防雷驱雷设备,尤其涉及一种雷电抑制装置。
技术介绍
1、雷电抑制装置是用于降低雷电灾害的抑制设备,采用的原理是采用避雷针和接地缆建立雷电泄放的通路,电场迅速增加而造成尖端产生的空气离子化可极短及准确的时间内放电,因大量电离子的存在,产生预期上行放电通道,可迅速、安全地将雷电截击并且泄流释放至大地。通常情况下,在诸如机场(如停机坪)、重要电力设施(如变压站)、光伏设施等场景中需要安装雷电抑制装置,对重要设施提供防雷保护功能。雷电抑制装置可以是固定式设施,也可以是移动式设施(基于车辆),可以根据应用场景的不同选择不同的类型。
2、在一些应用场景中对雷电抑制装置可能存在特殊的要求,例如在停机坪场景中,较高的雷电抑制装置会影响到飞机的起降安全,在光伏电站场景中,雷电抑制装置会影响到光伏板的采光,在基于车辆的移动式雷电抑制场景中,过大的尺寸导致移位不便。因此,需要对雷电抑制装置的结构进行优化设计,提出可升降的方案,以解决前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雷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雷电抑制装置,其特征是:包括支撑底架(16)和支撑背架(11),在支撑背架(11)的顶部设有高位平台(9),在支撑底架(16)的顶部设有低位平台(15),在高位平台(9)上安装有导向套(8)和多普勒雷达组件(6),在导向套(8)内设有升降支撑杆(5),在升降支撑杆(5)的顶部安装有避雷针组件,与避雷针组件连接的接地缆(17)经由升降支撑杆(5)的内部向下延伸并从底部穿出,在低位平台(15)上安装有驱动升降支撑杆(5)作升降移位的升降控制组件(14);升降控制组件(14)包括驱动电机(14-3)以及由驱动电机(14-3)驱动的主动齿轮,在升降支撑杆(5)的侧壁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雷电抑制装置,其特征是:包括支撑底架(16)和支撑背架(11),在支撑背架(11)的顶部设有高位平台(9),在支撑底架(16)的顶部设有低位平台(15),在高位平台(9)上安装有导向套(8)和多普勒雷达组件(6),在导向套(8)内设有升降支撑杆(5),在升降支撑杆(5)的顶部安装有避雷针组件,与避雷针组件连接的接地缆(17)经由升降支撑杆(5)的内部向下延伸并从底部穿出,在低位平台(15)上安装有驱动升降支撑杆(5)作升降移位的升降控制组件(14);升降控制组件(14)包括驱动电机(14-3)以及由驱动电机(14-3)驱动的主动齿轮,在升降支撑杆(5)的侧壁上安装有齿条(12),主动齿轮与齿条(12)啮合传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雷电抑制装置,其特征是:升降控制组件(14)还包括与低位平台(15)固定连接的安装板(14-1),在安装板(14-1)的顶部两侧安装有侧板(14-2),在两个侧板(14-2)的前部之间以及中部之间安装有立板(14-4),驱动电机(14-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长明,马厂,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雷布斯雷电安全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