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极柱端子结构及焊接方法和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45888910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7-22 21:19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蓄电池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极柱端子结构及焊接方法和应用,包括端子本体,所述端子本体为两端半圆、中间矩形的一体式长圆形扁平板状结构,所述端子本体的一端设有圆锥台形极柱孔,所述极柱孔的内壁向中心轴线倾斜形成环形楔状结构,所述端子本体的另一端垂直向上下分别延伸有螺纹柱和底座,所述底座的顶端面与极柱孔的底端面共面,所述极柱孔的顶端面与螺纹柱的底端面共面。本发明专利技术解决了现有圆柱形极柱孔因铅液覆盖导致焊接质量无法目视检测的难题,实现了长效防爬酸性能,无需依赖复杂的焊接工艺,从根本上提升了端子的抗扭性能,解决了端子与极柱间易发生上下滑动松动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蓄电池的,具体涉及一种极柱端子结构及焊接方法和应用


技术介绍

1、铅酸蓄电池作为广泛应用于汽车启动、备用电源、储能系统等领域的重要能源装置,其性能的稳定性和安全性直接关系到设备的正常运行和使用寿命。端子作为铅酸蓄电池中连接电池正负极柱与外部电路的关键部件,承担着电流传输的重要功能。然而,在实际生产和使用过程中,端子与极柱之间的焊接质量直接影响电池的整体性能和可靠性。

2、目前端子结构一般采用简单圆柱孔配合螺纹连接的结构方式,此种结构在端子焊接时存在以下问题:

3、1.焊接不良导致的接触问题

4、在电池生产过程中,由于端子的圆柱形极柱孔被铅液完全覆盖,很难直观判断出焊接质量,使得虚焊、假焊等缺陷难以被及时发现,而此类缺陷在电池流转至后续工序或实际使用中,极易因震动、热胀冷缩等因素引发端子松动、脱落,造成接触电阻增大、发热甚至断路,严重影响电池性能和安全性;

5、2.结构缺陷引发的抗扭能力不足

6、在电池使用过程中,尤其是大电流放电或频繁拆装场景下,端子与极柱间易发生松动,导致结合面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极柱端子结构,包括端子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端子本体为两端半圆、中间矩形的一体式长圆形扁平板状结构,所述端子本体的一端设有圆锥台形极柱孔,所述极柱孔的内壁向中心轴线倾斜形成环形楔状结构,所述端子本体的另一端垂直向上下分别延伸有螺纹柱和底座,所述底座的顶端面与极柱孔的底端面共面,所述极柱孔的顶端面与螺纹柱的底端面共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极柱端子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楔状结构的内壁倾斜角为15-45°。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极柱端子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极柱孔的纵截面为梯形且其远离中心轴线的一侧壁厚向孔内逐渐递减。</p>

4.根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极柱端子结构,包括端子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端子本体为两端半圆、中间矩形的一体式长圆形扁平板状结构,所述端子本体的一端设有圆锥台形极柱孔,所述极柱孔的内壁向中心轴线倾斜形成环形楔状结构,所述端子本体的另一端垂直向上下分别延伸有螺纹柱和底座,所述底座的顶端面与极柱孔的底端面共面,所述极柱孔的顶端面与螺纹柱的底端面共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极柱端子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楔状结构的内壁倾斜角为15-45°。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极柱端子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极柱孔的纵截面为梯形且其远离中心轴线的一侧壁厚向孔内逐渐递减。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极柱端子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极柱孔的横截面呈圆环形设置。

5.根据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顾旭尧李青黄李娇徐小伟沈维新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海宝新能源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