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纸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588513 阅读:26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薄纸,其特征在于,目付为5-30g/m↓[2],以短纤维A/粘合纤维B的重量比为90/10-50/50含有短纤维A和单纤维纤度为0.ldtex以上的粘合纤维B,所述短纤维A由纤维形成性热塑性聚合物形成,纤径D为100~1000nm且纤维长度L相对于该纤径D的比L/D在500~2500的范围内。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能够特别适合作为热敏孔版印刷原纸或电池用隔膜或电容器用纸来使用的质地均匀的薄纸
技术介绍
以往,作为热敏孔版印刷原纸用等的薄纸,提出有由马尼拉麻等天然纤维构成的薄纸(例如参照专利文献l)、由粗细、长度不均匀的丙烯酸系纤维构成的薄纸(例如参照专利文献2)、由天然纤维和聚酯纤维构成且实施了树脂加工的薄纸(例如参照专利文献3)、由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纤维和聚萘二曱酸乙二醇酯未拉伸纤维构成的薄纸(例如参照专利文献4)等。但是,对于使用了天然纤维的薄纸,其问题在于,由于纤度的偏差大,所以在作为热敏孔版印刷原纸使用时,容易在薄纸的空隙产生斑点,印刷的稳定性不够充分。另外,对于使用了粗细、长度不均匀的丙烯酸系纤维的薄纸也有相同的问题。另夕卜,对于实施了树脂加工的薄纸,其问题在于,由于墨水通过性不稳定,所以无法进行均匀的印刷。另外,对于使用了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纤维作为粘合纤维的薄纸,存在制造薄纸时的热处理条件难以设定这样的问题。需要说明的是,最近正盛行纤度小的纤维的研究开发(例如参照专利文献5、专利文献6、专利文献7)。专利文献l:日本特开2001-315456号7>才艮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平11-301134号7>才艮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平9-39429号7>才艮专利文献4:日本特开2000-118162号公报专利文献5:日本特开2004-162244号公才艮专利文献6:国际公开第2005/095686号公报专利文献7:国际公开第2005/080679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能够特别适令作为热敏孔版印刷原纸或电池用隔膜或电容器用纸来使用的质地均匀的薄纸。上述目的可以通过本专利技术的薄纸来实现。本专利技术的薄纸,其特征在于,目付(日本织物单位面积重量)为5~30g/m2,以短纤维A/粘合纤维B的重量比为卯/10~ 50/50含有短纤维A和单纤维纤度为O.ldtex以上的粘合纤维B,所述短纤维A由纤维形成性热塑性聚合物形成,纤径D为100 ~ lOOOnm且纤维长度L相对于该纤径D的比L/D在500 ~ 2500的范围内。在这里,上述的短纤维A优选是通过如下方法得到的纤维,即,切断具有岛成分和海成分的复合纤维,然后对该复合纤维实施碱减量加工,由此将上述的海成分溶解除去而得的纤维,所述岛成分由纤维形成性热塑性聚合物形成,且其岛径D为100~1000nm,所述海成分由比上述的纤维形成性热塑性聚合物易溶于碱水溶液的聚合物形成。另外,在上述的复合纤维中,海成分优选由5-磺酸钠6 ~ 12摩尔%及分子量4000 ~ 12000的聚乙二醇3 10重量。/。发生共聚而得的f^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形成。另外,在上述的复合纤维中,优选岛成分由聚酯形成。另外,在上述的复合纤维中,优选岛数为100以上。另外,在上述的复合纤维中,优选海成分和岛成分的复合重量比率(海岛)在20: 80~80: 20的范围内。另外,上述的粘合纤维B优选为聚酯聚合物以纺丝速度800 ~ 1200m/分钟被纺丝而得的未拉伸聚酯纤维。另外,上述的粘合纤维B优选为芯部由f^苯二曱酸乙二醇酯形成且鞘部由共聚聚酯形成的芯鞘型复合纤维。在本专利技术的薄纸的表面,优选最大孔径Ma和平均孔径Av之比Ma/Av为2以下。另外,优选薄纸的透气性为16cc/cm2/sec以下。另外,优选薄纸为热敏孔版印刷原纸用或电池用隔膜用或电容器用纸用。附图说明图l是在实施例1中得到的薄纸的表面的电子显賴W目片。图2是在比较例4中得到的薄纸的表面的电子显賴沐片。具体实施方式 . ,在本专利技术中,重要的是短纤维A由纤维形成性热塑性聚合物形成,并且按照纤径D (单纤维的直径)为100~1000nm (优选300 ~ 800nm、特别优选550~800nm)且纤维长度L (nm)相对于该纤径D (nm)之比L/D为500 ~ 2500 (优选500 ~ 1500 )范围内的方式切断。如果上述纤径D大于1000nm,则在薄纸表面出现的孔的孔径不均匀(即,平均孔径和最大孔径之比大。),所以不优选。相反,如果该纤径D小于100nm,则在抄纸时变得容易从网脱落,所以不优选。另外,如果上述的比(L/D)大于2500,则在抄纸时纤维之间发生缠结而变得介軟不良,所以难以得到质地均匀的薄纸,所以不优选。相反,如果上述的比L/D小于500,则纤维和纤维的连接变得极弱,在抄纸工序时从网部向毛趙的转移变得困难,工序稳定性降低,所以不优选。上述的纤径D可以通过透射型电子显微镜TEM以倍率30000倍拍摄纤维截面相片来测定。此时,对于具有测长功能的TEM,可以有效利用测长功能来测定。另外,对于没有测长功能的TEM,只要将已拍摄的相片放大拷贝,在考虑了比例尺的情况下用尺测定即可。此时,在单纤维的^f黄截面形状为圆截面以外的异形截面的情况下,纤径D使用单纤维的横截面的外接圆的直径。需要说明的是,就100 ~ 1000nm的范围的纤径而言,如果换算成纤度,则为0.0001 ~0.01dtex。作为如上所述的短纤维A的制造方法,没有特别限定,但优选在国际公开第2005/095686号公开文本中公开的方法。即,从纤径及其均匀性方面来看,优选如下的方法在切断具有岛成分和海成分的复合纤维之后,实施碱减量加工,而将上述海成分溶解除去的方法,所述岛成分由纤维形成性热塑性聚合物形成且其岛径D为100 ~ 1000nm,所述海成分由比上述的纤维形成性热塑性聚合物易溶于碱水溶液的聚合物(以下有时也称为易溶解性聚合物)形成。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岛径可以通过使用透射型电子显微镜拍摄复合纤维的单纤维横截面来测定。需要说明的是,在岛的形状为圆截面以外的异形截面的情况下,上述的岛径D使用其外接圆的直径。在这里,如果形成海成分的碱水溶液易溶解性聚合物相对于形成岛成分的纤维形成性热塑性聚合物的溶解速度比为200以上(优选300 ~ 3000 ),则岛的分离性变得良好,所以优选。在溶解速度小于200倍的情况下,在溶解纤维截面中央部的海成分期间,纤维截面表层部的已分离的岛成分因纤径小而被溶解,因此尽管海相应部分被减量,却充法将纤维截面中央部的海成分完全溶解除去,从而导致岛成分的粗细不均、岛成分自身的溶剂侵蚀,有可能无法得到纤径均匀的短纤维。作为形成海成分的易溶解性聚合物,尤其可以将纤维形成性良好的聚酯类、脂肪族聚酰胺类、聚乙烯、聚苯乙烯等聚烯烃类作为优选的例子举出。如果进一步举出具体例,由于聚乳酸、超高分子量聚环氧烷缩合系聚合物、聚烷撑二醇系化合物和间苯二曱酸-5-磺酸钠的共聚聚酯容易溶于碱水溶液,所以优选。在这里,所谓碱水溶液,是指氢氧化钾、氢氧化钠水溶液等。除此之外,作为海成分与溶解该海成分的溶液的组合,可以举例为针对尼龙6、尼龙66等脂肪族聚酰胺的甲酸、针对聚苯乙烯的三氯乙烯等、针对聚乙烯(特别是高压法低密度聚乙烯、直链状低密度聚乙烯)的热甲苯或二甲苯等烃系溶剂、针对聚乙烯醇或乙烯改性乙烯基醇系聚合物的热水。在聚酯系聚合物当中,优选使间^甲酸-5-磺酸钠6 ~ 12摩尔%和分子量4000 ~ 12000的聚乙二醇3 ~ 10重量%进行共聚而得到的特性粘度为0.4-0.6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系共聚聚酯。在这里,间苯二甲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薄纸,其特征在于,目付为5~30g/m↑[2],以短纤维A/粘合纤维B的重量比为90/10~50/50含有短纤维A和单纤维纤度为0.1dtex以上的粘合纤维B,所述短纤维A由纤维形成性热塑性聚合物形成、纤径D为100~1000nm且纤维长度L相对于该纤径D的比L/D在500~2500的范围。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JP 2007-4-18 109277/20071.一种薄纸,其特征在于,目付为5~30g/m2,以短纤维A/粘合纤维B的重量比为90/10~50/50含有短纤维A和单纤维纤度为0.1dtex以上的粘合纤维B,所述短纤维A由纤维形成性热塑性聚合物形成、纤径D为100~1000nm且纤维长度L相对于该纤径D的比L/D在500~2500的范围。2.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薄缉,其中,所述的短纤维A是通过如下方法而得的纤维,即,切断具有岛k分和海成分的复合纤维,然后对该复合纤维实施碱减量加工,由此将所述海成分溶解除去而得的纤维,所述岛成分由纤维形成性热塑性聚合物形成、且其岛径D为100~1000nm,所述海成分由比所述纤维形成性热塑性聚合物易溶于碱水溶液的聚合物形成。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薄纸,其中,在所述的复合纤维中,海成分由5-磺酸钠6 ~ 12摩尔%及分子量4000 ~ 12000的聚乙二醇3 ~ 10重量%...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稻垣健治
申请(专利权)人:帝人纤维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