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穿戴设备,具体涉及一种可调节式磁吸表带。
技术介绍
1、表带,是对手表固定手腕有效部分的统称。表带材料和扣合方式多种多样,传统的表带通常采用机械卡扣式结构或弹性硅胶绑带,虽在基础功能上满足佩戴需求,但依赖物理尺寸固定,用户需多次调整表带孔位或拉伸绑带以适应不同手腕周长。长期使用易因局部压迫造成压痕,且弹性材质在老化后易松弛,导致佩戴稳定性下降;
2、近年来,磁性技术、柔性电子材料及模块化设计理念在可穿戴领域兴起,磁吸连接凭借快速吸附特性应用于表带之上,通常将两个异性磁铁分别安装于一对表带的前端,通过磁性吸附来快速的合拢表带,但是还是存在一些问题,简单的磁性吸附的稳定性较弱,易受外力干扰导致误触分离,尤其是在人体进行剧烈运动时更易发生脱离,导致手表掉落造成磕碰或损坏,而且现有的磁吸扣位间距固定,难以精准匹配宽幅手腕尺寸,使用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提供一种可调节式磁吸表带,提升表带连接处的稳定性,避免表带脱落。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调节式磁吸表带,包括分别连接于表盘两侧的第一表带(18)和第二表带(19),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调节式磁吸表带,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组件包括定位按钮(6)和定位卡柱(16),所述第二表带(19)沿长度方向均匀开设有若干定位槽(4),所述定位按钮(6)设置于所述定位套环(5)上方,所述定位卡柱(16)固定连接于所述定位按钮(6)下方,所述定位卡柱(16)底端与所述定位槽(4)卡接。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调节式磁吸表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锁定组件包括第二弹簧(8)和第一拉杆(9),所述第一拉杆(9)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调节式磁吸表带,包括分别连接于表盘两侧的第一表带(18)和第二表带(19),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调节式磁吸表带,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组件包括定位按钮(6)和定位卡柱(16),所述第二表带(19)沿长度方向均匀开设有若干定位槽(4),所述定位按钮(6)设置于所述定位套环(5)上方,所述定位卡柱(16)固定连接于所述定位按钮(6)下方,所述定位卡柱(16)底端与所述定位槽(4)卡接。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调节式磁吸表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锁定组件包括第二弹簧(8)和第一拉杆(9),所述第一拉杆(9)的材质为记忆合金,且竖直设置,底端与所述金属扣槽(17)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弹簧(8)底端与所述金属扣槽(17)固定连接,顶端与所述扣合按钮(7)固定连接,所述扣合按钮(7)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一支撑板,所述第一支撑板上开设有第一滑槽(10),所述第一拉杆(9)顶端通过钩头滑动设置于所述第一滑槽(10)内,第一滑槽包括第一上升槽(101)、第一过渡槽(102)和第一v型槽(103),第一复位上升槽(104)和第一复位竖槽(105),所述第一上升槽(101)自靠近所述弹片(12)的一侧开口且向远离所述弹片(12)的一侧向上倾斜,所述第一过渡槽(102)的一端与所述第一上升槽(101)的顶部连通,另一端与所述第一v型槽(103)的端部连通,所述第一v型槽(103)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复位上升槽(104)连通,所述第一复位上升槽(104)向靠近弹片(12)的一侧向上倾斜,所述第一支撑板的边侧与弹片(12)以及金属扣槽(17)的边侧形成所述第一复位竖槽(105),当按压所述扣合按钮(7)时,所述第一拉杆(9)自所述第一上升槽(101)进入所述第一过渡槽(102)和所述第一v型槽(103),并限位至所述第一v型槽(103)内,当再次按压所述扣合按钮(7)时,所述第一拉杆(9)自所述第一v型槽(103)进入所述第一复位上升槽(104),进而进入所述第一复位竖槽(105),最后复位至所述第一上升槽(101)的底部开口处。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可调节式磁吸表带,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组件上设有第二锁定组件,所述第二锁定组件包括第三弹簧(13)和第二拉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姚骏,冯友宏,曹晨星,首云涛,汤梦瑶,陈仔楠,张泉雨,徐靖轩,孙钦岚,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师范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