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交流电机定子绕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5879056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7-22 21:1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电机绕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交流电机定子绕组,包括定子,定子内侧开设有等间距的多个绕线槽,每个所述绕线槽内均设置有绕线绕组,定子上方对应绕线绕组的内外线头位置设置有内环架以及外环架,内环架以及外环架上对应各线头位置均开设有固定孔,线头穿入对应位置的固定孔内,内环架以及外环架内靠近固定孔位置均固定有铜条,固定孔位置的铜条外露,线头与对应位置的固定孔内铜条相抵固定。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内外环架对相邻绕线绕组的线头进行连接,线头与内外环架内的铜条接触即可将所需位置的绕线绕组进行连接,线头不与铜条接触时,则不形成连通电路,连接时不需要焊接或压接,方便了连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机绕组,具体涉及一种交流电机定子绕组


技术介绍

1、交流电机的定子绕组产生旋转磁场、与转子相互作用传递能量、实现机电能量转换,其设计直接影响电机的效率、功率因数、启动转矩倍数、启动电流倍数、最大转矩倍数、温升等性能、决定电机的主材成本。

2、定子绕组的导体材料有截面为圆形的铜或铝线材,以及截面为矩形的铜铝扁线,扁线在绕线时,采用穿过定子绕线槽的方式进行,多组扁线需要连接来形成完整的绕组整体,除笼式绕组的短接方式外,绕线绕组的连接一般将相邻绕组的线头相互靠近,然后采用锡焊或压接的方式进行连接,锡焊完成后还需要刷涂或浸染绝缘涂料,作业量较大,尤其是当绕组较密时,焊接或压接操作空间很小,还不能拨开其他绕组,否则可能导致其他绕组变形错位,因此非常考验操作人员的技术,绕组较密也使得焊接或压接数量增加,增加了工作量。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为了实现上述目的具体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2、一种交流电机定子绕组,包括定子,定子内侧开设有等间距的多个绕线槽,每个所述绕线槽内均设置有绕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交流电机定子绕组,包括定子(1),定子(1)内侧开设有等间距的多个绕线槽(11),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绕线槽(11)内均设置有绕线绕组(2),绕线绕组(2)上预留有两个线头(21),两个线头(21)伸出定子(1)的绕线槽(11),绕线绕组(2)的两个线头(21)内外错开设置,定子(1)上方对应绕线绕组(2)的内外线头(21)位置设置有内环架(32)以及外环架(33),内环架(32)以及外环架(33)上对应各线头(21)位置均开设有固定孔(36),线头(21)穿入对应位置的固定孔(36)内,内环架(32)以及外环架(33)内靠近固定孔(36)位置均固定有铜条(34),固定孔(36)...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交流电机定子绕组,包括定子(1),定子(1)内侧开设有等间距的多个绕线槽(11),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绕线槽(11)内均设置有绕线绕组(2),绕线绕组(2)上预留有两个线头(21),两个线头(21)伸出定子(1)的绕线槽(11),绕线绕组(2)的两个线头(21)内外错开设置,定子(1)上方对应绕线绕组(2)的内外线头(21)位置设置有内环架(32)以及外环架(33),内环架(32)以及外环架(33)上对应各线头(21)位置均开设有固定孔(36),线头(21)穿入对应位置的固定孔(36)内,内环架(32)以及外环架(33)内靠近固定孔(36)位置均固定有铜条(34),固定孔(36)位置的铜条(34)外露,线头(21)与对应位置的固定孔(36)内铜条(34)相抵固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交流电机定子绕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孔(36)的长宽尺寸均大于线头(21)的长宽尺寸,固定孔(36)内安装有固定扣(4),固定扣(4)包括插扣一(41)以及插扣二(42),插扣一(41)上朝向铜条(34)的侧面固定安装有导电片(44),插扣二(42)上朝向铜条(34)的侧面固定安装有绝缘片(45),插扣一(41)以及插扣二(42)插至线头(21)外侧的固定孔(36)内形成固定,线头(21)与铜条(34)之间通过导电片(44)电性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交流电机定子绕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扣一(41)以及插扣二(42)的顶部均固定有盖板(43),内环架(32)以及外环架(33)上均连接有两根引出线(35),引出线(35)一端与对应位置的内环架(32)以及外环架(33)内的铜条(34)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交流电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凯吴刘斌范苗苗冯志炜
申请(专利权)人:威伊艾姆电机中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