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透光、高柔性的硬化膜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5878793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7-22 21:13
本申请涉及层结构的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高透光、高柔性的硬化膜及其制备方法。一种高透光、高柔性的硬化膜,所用原料包括聚丁二烯A‑聚氨酯‑丙烯酸酯树脂、聚丁二烯B‑聚氨酯‑丙烯酸酯树脂、高透纳米粒子‑丙烯酸酯复合树脂以及由2‑甲基‑1‑(4‑甲硫基苯基)‑2‑吗啉‑1‑丙酮和2‑异丙基硫杂蒽酮组成的第二引发剂。本申请得到的硬化膜具有层结构,兼具高透光以及高柔性的双重特点,铅笔硬度不低于3H,断裂伸长率不低于4.9%,透光率不低于92.5%,韧性值不低于0.949MJ/m3,应用范围较广,具有较高的使用价值。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层结构的,尤其是涉及一种高透光、高柔性的硬化膜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1、硬化膜是一种重要的光学基材,一般由透明状的基材以及覆盖于基材表面的固化层组成,具有高硬度以及一定的抗划痕性、耐溶剂性,广泛应用于模内注塑、显示器件、建筑玻璃及太阳能面板的表面保护,以及手机屏、液晶显示屏、触摸屏等电子设备中,同时还会作为彩色液晶显示器中的彩色滤光片的表面层,起到保护作用。但随着硬化膜的使用,人们发现正是由于其硬度较大,反而导致了抗冲击能力不足,一旦承受外部的冲击或者跌落等情况,硬化膜存在很大的破裂的可能性。

2、正是因此,柔性电子技术得到了蓬勃发展,并衍生了一系列柔性电子器件,如折叠显示屏、可拉伸电容、电子皮肤等,这类器件具有一定的形变能力,能够适应各种复杂的工作环境,可良好应对外部冲击以及自身跌落的突发情况,因此具有广阔的研究前景和应用价值。目前的柔性硬化膜中的固化层是以聚氨酯丙烯酸树脂、不同官能度的丙烯酸酯单体以及各种外加剂混合作为原材料,再经过固化以及整理得到的,虽然的确能够提升硬化膜的柔性,但是会大大牺牲其透光率,应用范围较为狭窄,无法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透光、高柔性的硬化膜,其特征在于,包括从底部至顶部依次设置的基材、第一固化层以及第二固化层,其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透光、高柔性的硬化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材包括PET、TAC、SRF、PI、TPU以及COP中的任一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透光、高柔性的硬化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化层的厚度为3-4um,第二固化层的厚度为1.5-2.5u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透光、高柔性的硬化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化层所用原料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聚丁二烯A-聚氨酯-丙烯酸酯树脂18份;聚丁二烯B-聚氨酯-丙烯酸...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透光、高柔性的硬化膜,其特征在于,包括从底部至顶部依次设置的基材、第一固化层以及第二固化层,其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透光、高柔性的硬化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材包括pet、tac、srf、pi、tpu以及cop中的任一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透光、高柔性的硬化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化层的厚度为3-4um,第二固化层的厚度为1.5-2.5u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透光、高柔性的硬化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化层所用原料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聚丁二烯a-聚氨酯-丙烯酸酯树脂18份;聚丁二烯b-聚氨酯-丙烯酸酯树脂18份;纳米二氧化硅20份;丙烯酸酯单体7份;第一引发剂8份;溶剂35份。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透光、高柔性的硬化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固化层所用原料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聚氨酯-丙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定发文勇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长松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