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装配和检测的电池盖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5878672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7-22 21:13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便于装配和检测的电池盖板,其包括:设有极柱安装孔的基座、极柱绝缘环、极柱本体、极柱焊环,极柱本体的外周面和极柱焊环的内周面之间至少具有一段闭合的密封面,极柱本体和极柱焊环上与该密封面对应的位置为过盈配合,且位于密封面上方的极柱本体和极柱焊环之间形成有第一气道、极柱本体和极柱绝缘环之间形成有第二气道,第二气道连通至极柱本体和极柱绝缘环的上端面,第一气道和第二气道连通。极柱本体和极柱焊环的下端部过盈配合实现初步密封和固定,在通过焊接完成最终的密封固定,同时确保密封面上方必定形成贯通的气道,排除因为密封面上方不稳定的密封而导致的暂时性密封检测合格的情况。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机加工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便于装配和检测的电池盖板


技术介绍

1、现有的便于装配和检测的电池盖板均由基座、极柱安装组件构成,对于极柱的安装组件的连接强度和极柱安装组件的气密性具有较高的要求,因此在生产装配完成后,需要对极柱安装组件处的气密性进行检测,现有的电池盖板由于通过压合结合焊接的方式进行密封固定连接,存在压合后形成不稳定的密封面,而焊缝上同时存在细微缝隙,在出厂检测时,可能由于压合后形成不稳定的密封面导致检测结果合格,但由于长途运输的颠簸或其他原因的碰撞,不稳定的密封面会不再密封,导致电池盖板在工作状态下出现泄漏的情况,因此如何确保出厂前的气密性的检测的可靠性是目前急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便于装配和检测的电池盖板,其通过设置气道消除了不稳定密封导致的检漏干扰。

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便于装配和检测的电池盖板,其包括:

3、基座,其上设有若干个极柱安装孔;

4、极柱安装组件,其包括设于所述极柱安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便于装配和检测的电池盖板,其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于装配和检测的电池盖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极柱本体包括由下至上外径依次递增的下段极柱、中段极柱以及上段极柱,所述下段极柱的外周面为第一外周面、所述中段极柱的外周面为第二外周面、所述上段极柱的外周面为第三外周面,所述极柱焊环与所述下段极柱相对的内侧面为第一内侧面,所述极柱绝缘环与所述中段极柱的外周面相对的侧面为第二内侧面,所述极柱绝缘环与所述上段极柱的外周面相对的侧面为第三内侧面,第二内侧面和第三内侧面之间的过度平面为绝缘环中端面,所述第一气道形成于所述第一内侧面和极柱焊环的上端面上,所述第二气道形成于所述第二...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于装配和检测的电池盖板,其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于装配和检测的电池盖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极柱本体包括由下至上外径依次递增的下段极柱、中段极柱以及上段极柱,所述下段极柱的外周面为第一外周面、所述中段极柱的外周面为第二外周面、所述上段极柱的外周面为第三外周面,所述极柱焊环与所述下段极柱相对的内侧面为第一内侧面,所述极柱绝缘环与所述中段极柱的外周面相对的侧面为第二内侧面,所述极柱绝缘环与所述上段极柱的外周面相对的侧面为第三内侧面,第二内侧面和第三内侧面之间的过度平面为绝缘环中端面,所述第一气道形成于所述第一内侧面和极柱焊环的上端面上,所述第二气道形成于所述第二内侧面、绝缘环中端面和第三内侧面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于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欢陈晓敏朱纯傲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瑞玛精密工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