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植物组培,具体涉及一种红豆草愈伤组织诱导再生体系的构建方法。
技术介绍
1、红豆草( onobrychis viciifolia scop.)作为一种豆科驴食豆属植物,因其耐旱、耐盐、高固氮性而被广泛的应用于农业生产与生态修复中,并且红豆草的高产及适口性使其在饲料生产中发挥重要作用。同时,红豆草对干旱瘠薄地区优越的适应性使其成为了一种重要的生态修复与可持续农业发展的优选物种。其深根系可有效固定土壤、减少水土流失,同时与根瘤菌共生形成高效固氮系统,显著提升土壤肥力。然而,传统育种手段受限于红豆草自交不亲和性、杂交难度大及生长周期长等问题,难以快速筛选如抗病性、耐盐碱性的优质性状。
2、对于红豆草再生体系的建立,红豆草的部分外植体在离体培养过程中极难诱导形成愈伤组织,即便个别外植体能够产生少量愈伤组织,这些愈伤组织在后续的继代培养中也常常出现生长停滞、褐变甚至死亡的现象。此外,即使愈伤组织得以存活,其分化潜能较低,往往难以诱导出不定芽或不定根,从而无法完成再生过程。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红豆草愈伤组织诱导再生体系的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植物生长调节剂为6-BA、NAA、CH和KT中的至少一种。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6-BA的浓度为0.5mg/L~3.0mg/L;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6-BA的浓度为1mg/L;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每升分化培养基含有4.43g MS干粉、3mg植物生长调节剂、30g蔗糖、7.8g琼脂,其余用水补齐;
6.如权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红豆草愈伤组织诱导再生体系的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植物生长调节剂为6-ba、naa、ch和kt中的至少一种。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6-ba的浓度为0.5mg/l~3.0mg/l;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6-ba的浓度为1mg/l;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每升分化培养基含有4.43g ms干粉、3mg植物生长调节剂、30g蔗糖、7.8g琼脂,其余...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殷睿智,朱灿,朱岩超,孙晓阳,傅金民,苑峰,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农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