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置操作机体及内窥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5874009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7-19 11:3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外置操作机体及内窥镜,外置操作机体包括壳体、牵引机构和顶抵机构,壳体形成安装腔;牵引机构包括牵引器及牵引线,在牵引器旋转过程中被带动移动,使得介入部件可侧弯活动;顶抵机构包括在牵引器的轴向依次布设的导向件和顶抵件,导向件的轴向一端表面为凹凸面,凹凸面包括第一凸面、第二凸面和凹面,第二凸面沿轴向的凸出高度大于第一凸面的凸出高度,顶抵件包括在凹凸面处可移动行走的行走部、以及与牵引器的轴端表面抵接的抵接部,在外力驱动下,行走部分别在第一凸面、第二凸面和凹面处可移动行走,以带动抵接部对牵引器的轴向抵压力可调节。本发明专利技术使得内窥镜的解锁方式更加多样,且具有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的特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内窥镜,具体涉及一种外置操作机体及内窥镜


技术介绍

1、现有的各类内窥镜一般包括外置操作机体和介入部件。其中,介入部件用于插入患者体内至病患部位;外置操作机体外置且供医护人员操作介入部件,以对患者体内的病患部位进行观察、检查和治疗。在实际应用时,介入部件的头端设置有所需的例如成像器件和照明器件等,为了辅助治疗,介入部件需要侧向弯曲到一定角度,并需要对该弯曲角度进行锁止并可微调,从而调节头端至预设姿态。目前市场上已有的内窥镜的锁定方式一般只有锁定状态与解锁状态,并无半锁定状态的功能。半锁定状态,可以理解为是对插入部中弯曲部在当前弯曲角度的悬停。在半锁定状态下,操作者依旧可以调节弯曲部的弯曲角度,而不需要解锁后才能进行角度调节,增加手术步骤,也大大增加了操作者的用手疲劳。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外置操作机体及内窥镜,旨在解决传统内窥镜中锁定方式单一,无法实现半锁定状态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外置操作机体,应用于内窥镜,所述外置操作机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外置操作机体,应用于内窥镜,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置操作机体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置操作机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件和所述顶抵件布设在所述牵引器在其轴向上的同一侧。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置操作机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件沿所述牵引器的轴向贯设有连接孔,所述凹凸面沿所述连接孔的外周延伸布设;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外置操作机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凹面、所述第一凸面及所述第二凸面依次沿着所述连接孔的同一周向依次布设;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外置操作机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凹凸面还包括第三凸面,所述第三凸面的凸出高度大于所述第二凸面...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外置操作机体,应用于内窥镜,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置操作机体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置操作机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件和所述顶抵件布设在所述牵引器在其轴向上的同一侧。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置操作机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件沿所述牵引器的轴向贯设有连接孔,所述凹凸面沿所述连接孔的外周延伸布设;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外置操作机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凹面、所述第一凸面及所述第二凸面依次沿着所述连接孔的同一周向依次布设;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外置操作机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凹凸面还包括第三凸面,所述第三凸面的凸出高度大于所述第二凸面的凸出高度,且在二者之间的连接处形成止挡面,所述止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维海曹锐陈东
申请(专利权)人:新光维医疗科技苏州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