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热交换器构造,特别涉及一种热交换组件和空气处理装置。
技术介绍
1、目前,在空调制冷、电子散热及空气处理等领域,换热组件普遍采用板翅式、管壳式或热管结合翅片的传统结构。此类结构虽具有标准化制造工艺和一定传热能力,但由于金属基体内部多依赖单一固态导热路径,难以兼顾高热流密度下的快速传导与整体热阻控制。尤其在peltier制冷系统中,半导体热电元件的冷、热端需与金属基体实现低热阻耦合,然而常用导热硅脂或金属弹性垫片填隙方式,受限于固态材料填充不均、界面应力集中与长期循环热膨胀效应,往往产生接触不良、热阻增大及可靠性下降的问题。
2、另一方面,翅片换热面虽然可增大空气侧换热面积,但传统等厚等距直板或波纹翅片结构在高湿环境下易出现结露水膜滞留与局部堵塞,导致冷凝效率降低;且普通涂层多难以兼顾疏水、防腐与耐磨功能,无法长期维持高效自清洁与稳定换热。
3、此类缺陷在超薄化、便携式空气处理装置中表现更为突出:设备厚度受限导致可用换热面积不足,热电元件快速制冷/加热时热量难以高效分散或回收,难以满足“快速除湿、精准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热交换组件,包括采用铝型材制成的第一导热基体、采用铝型材制成的第二导热基体、半导体热电元件组、用于提高热传导效率的第一相变导热垫片和用于提高热传导效率的第二相变导热垫片,其特征在于: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热交换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纵向翅片的前端厚度为0.8~1.2mm,所述纵向翅片的后端厚度为0.3~0.6 mm,所述纵向翅片前端的波峰间距为1.0~1.5mm,所述纵向翅片后端的波峰间距为2.0~3.5 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热交换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饱和脂肪酸类相变材料为硬脂酸或棕榈酸,所述高导热填料为氧化铝和石墨烯粉体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热交换组件,包括采用铝型材制成的第一导热基体、采用铝型材制成的第二导热基体、半导体热电元件组、用于提高热传导效率的第一相变导热垫片和用于提高热传导效率的第二相变导热垫片,其特征在于: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热交换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纵向翅片的前端厚度为0.8~1.2mm,所述纵向翅片的后端厚度为0.3~0.6 mm,所述纵向翅片前端的波峰间距为1.0~1.5mm,所述纵向翅片后端的波峰间距为2.0~3.5 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热交换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饱和脂肪酸类相变材料为硬脂酸或棕榈酸,所述高导热填料为氧化铝和石墨烯粉体的混合物。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热交换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纳米亲疏水复合涂层包括超疏水纳米颗粒涂层、亲水性聚合物底层及耐磨保护层;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热交换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半导体热电元件组包括至少两级半导体热电元件,多级半导体热电元件串联并依次横向排列,每级半导体热电元件的冷端接触所述第一相变导热垫片,每级半导体热电元件的热端接触所述第二相变导热垫片。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热交换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半导体热电元件组包括第一级半导体热电元件、第二级半导体热电元件和第三级半导体热电元件,所述第一级半导体热电元件、第二级半导体热电元件和第三级半导体热电元件串联并依次横向排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文杰,赵林,卢刚亮,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卡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