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能源车用新型液冷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5869840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7-19 11:2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能源车用新型液冷板,其通过冷却液的流道主侧流道;主流道沿着内腔的延伸方向;侧流道沿着内腔侧壁;冷却液进入主流道时依次经过菱形扰流柱模块、分流器、椭圆形扰流柱模块和圆形扰流柱模块流出;菱形模块为均匀分布多个菱形柱的扰流柱;椭圆模块为在均匀分布多个椭圆柱体的扰流柱;圆形模块为分布多个圆柱体的扰流柱,圆柱体的扰流柱之间设有多个三角形的导流板;侧主流道之间通过通孔流通;所述进液口、出液口预设斜度的坡面,液体从坡面的高处流向低处。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设置不同的散热模块,实现提升冷却效率的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池散热,尤其涉及一种新能源车用新型液冷板


技术介绍

1、传统的液冷板主要由铝合金、铜材等材质制成,在常规条件下,它们可以满足液体冷却的需要。但常规材料的导热系数较低,严重制约了其在高热流密度环境下的高效散热。高热流密度条件下,液态冷却介质的导热系数较低,难以实现快速高效的传热与扩散,制约了液冷系统整体散热能力的提高。由此一来则出现了各种形式的液冷板,比如蛇形带有翅片的均热板,延长了其流道,确实提高了不少传热效率;还有分布于整个流道的扰流柱,其散热效果也得到提高。但是在此同类的设计中,液冷板也出现不少亟待解决的问题:1、散热不均匀:在液冷板流道中间部位散热比较明显但是在两侧以及边角部位出现较高的温度差。由于部分区域散热效果不明显导致整个液冷系统的散热效率降低。2、流速过快或过慢:冷却液在流道上的流速过快或者过慢都不有利于液冷系统的散热效果。综合来看,传统的液冷板不仅存在热导率限制问题还存在着散热不均匀的缺点,在高热流密度场景下难以达到人们的预期效果,液冷系统则面临着挑战。

2、现有技术公开号为cn116231216a公开的一种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能源车用新型液冷板,其壳体内腔中设有通过冷却液的流道,壳体的两端分别设置进液口与出液口;其特征在于:所述流道包括主流道与侧流道;所述主流道为沿着内腔的延伸方向从进液口延伸至出液口;所述侧流道沿着内腔的侧壁从进液口延伸至出液口;冷却液从进液口进入主流道时,依次经过菱形扰流柱模块、分流器、椭圆形扰流柱模块和圆形扰流柱模块后从出液口流出;所述菱形扰流柱模块为在其通道中均匀分布多个菱形柱的扰流柱,液体通过菱形柱之间的空腔流向分流器,通过分流器的通孔流向椭圆形扰流柱模块;所述椭圆形扰流柱模块为在其通道中均匀分布多个椭圆柱体的扰流柱,流过椭圆形扰流柱模块的液体流向圆形扰流柱模块;所述圆形扰...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能源车用新型液冷板,其壳体内腔中设有通过冷却液的流道,壳体的两端分别设置进液口与出液口;其特征在于:所述流道包括主流道与侧流道;所述主流道为沿着内腔的延伸方向从进液口延伸至出液口;所述侧流道沿着内腔的侧壁从进液口延伸至出液口;冷却液从进液口进入主流道时,依次经过菱形扰流柱模块、分流器、椭圆形扰流柱模块和圆形扰流柱模块后从出液口流出;所述菱形扰流柱模块为在其通道中均匀分布多个菱形柱的扰流柱,液体通过菱形柱之间的空腔流向分流器,通过分流器的通孔流向椭圆形扰流柱模块;所述椭圆形扰流柱模块为在其通道中均匀分布多个椭圆柱体的扰流柱,流过椭圆形扰流柱模块的液体流向圆形扰流柱模块;所述圆形扰流柱模块为在其通道中分布多个圆柱体的扰流柱,且在圆柱体的扰流柱之间设有多个三角形的导流板;所述侧流道与主流道之间通过通孔流通;所述进液口、出液口的内壁为具有预设斜度的坡面,液体从坡面的高处流向低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能源车用新型液冷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包括开设流道的下盖板与覆盖于下盖板表面的上盖板;所述主流道与侧流道均设置于下盖板上表面开设的凹槽中;所述进液口与出液口均设置于上盖板的上表面;位于进液口、出液口下端的下盖板凹槽新形成的进液口内孔、出液口内孔与主流道贯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能源车用新型液冷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为方形;所述侧流道为在下盖板的内部沿着下盖板的侧壁设置隔板,下盖板的侧壁与隔板之间的空腔形成侧流道;隔板之间的空腔即形成主流道。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能源车用新型液冷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流道中,菱形扰流柱模块、椭圆形扰流柱模块和圆形扰流柱模块占用面积的百分比依次为30%~35%、40%~45%、25%~30%;每个模块的扰流柱呈阵列排布;不同模块的扰流柱疏密程度各不相同,菱形扰流柱间距6~12mm,椭圆形扰流柱间距4~8mm,圆形扰流柱间距2~4mm;所述侧流道中,侧流道的宽度为小于主流道进液口6mm~8m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大胜程旺锋张烽李果张艺黄钾皓徐志刚宋宇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工程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