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能源调动,尤其涉及一种面向新型电力系统的储能方法。
技术介绍
1、在“碳达峰,碳中和”的战略引导下,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电力行业的技术和产业生态面临重大变革。然而由于以风电、光伏为代表的新能源发电系统呈现“零惯量”特性,因此随着新能源比例的升高,电力系统稳定性逐渐减弱。储能系统凭借其快速、灵活、可调节等资源禀赋,日益成为电网重要调度资源。储能系统兼具“源荷”特性,在系统频率支撑中发挥重要作用。
2、就参与频率响应的储能系统而言,储能系统的容量vs和调差系数δs成为评估其频率支撑能力的重要指标。然而,现有的储能产品设计大多基于仿真分析,这意味着某一地区的储能系统与该地区电网特性严格耦合,储能参数的设计并未形成标准理论化体系,进而基于仿真分析方法设计的并不具备普适性,现有技术基于的经典sfr模型本质上是对再热式机组的等效,因此该模型仅适用于常规火电再热式机组,无法满足当前异构同步机系统的现状,与此同时,由于风电、光伏等资源受气候、地理等客观因素,频率支撑能力较弱,灵活性较弱,因此当前风电、光伏等资源普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面向新型电力系统的储能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面向新型电力系统的储能方法,其特征在于,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面向新型电力系统的储能方法,其特征在于,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面向新型电力系统的储能方法,其特征在于,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面向新型电力系统的储能方法,其特征在于,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面向新型电力系统的储能方法,其特征在于,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面向新型电力系统的储能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面向新型电力系统的储能方法,其特征在于,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面向新型电力系统的储能方法,其特征在于,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