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包式分段燃烧燃气锅炉耦合燃煤机组调峰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5869280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7-19 11:2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储热调峰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汽包式分段燃烧燃气锅炉耦合燃煤机组调峰系统。在燃煤机组降负荷时,汽轮机组的调节阀开度减小,汽轮机组的进汽量减少,燃煤锅炉部分的给煤量逐渐减小,增大旁路水泵的出力,并将炉水回路中的高压热水经过单向节流阀泵入锅筒,以降低燃煤机组机组锅炉的蒸发量;在燃煤机组升负荷时,汽轮机组的调节阀开度逐渐增大,汽轮机组的进汽量增加,燃煤锅炉部分的给煤量逐渐增加,燃料部分向燃气锅炉部分提供气体燃料,以使燃气锅炉部分的出力增大,前级饱和加热段内循环的饱和水吸热后产生过热蒸汽,并通入汽轮机组中快速补充升负荷所需的高压蒸汽。因此,上述技术方案可以实现快速响应负荷的变化。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储热调峰,特别涉及一种汽包式分段燃烧燃气锅炉耦合燃煤机组调峰系统


技术介绍

1、大规模风光可再生电力的接入对构建新型电力系统具有重要意义,然而风光发电的波动性、随机性对电力系统构成巨大挑战。燃煤机组快速调峰是保障电网稳定的关键技术。

2、燃煤机组发电在参加调峰时,其主要的运行模式是通过调整机组的负荷来达到与电网用电相匹配的目的。机组负荷改变一般是通过变化炉膛的热负荷来调整蒸汽流量,进而调整汽轮机的做功。而炉膛热负荷变化主要是通过改变磨煤出力来对磨煤量和给煤量进行调整,但是通过改变供煤侧给煤量来调整负荷,存在很大的调整惰性,使得需要很长的时间,从而导致响应负荷速度缓慢,难以适应风光可再生电力供应的快速变化。

3、因此,目前亟待需要提供一种汽包式分段燃烧燃气锅炉耦合燃煤机组调峰系统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实现快速响应负荷的变化,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汽包式分段燃烧燃气锅炉耦合燃煤机组调峰系统。

2、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汽包式分段燃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汽包式分段燃烧燃气锅炉耦合燃煤机组调峰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包式分段燃烧燃气锅炉耦合燃煤机组调峰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级饱和加热段(21)包括依次连接的前级燃烧器(211)、前级炉胆(212)和前级烟管(213),所述后级过热加热段(22)包括依次连接的后级燃烧器(221)、后级炉胆(222)和后级烟管(223),所述前级烟管(213)、所述后级烟管(223)和所述尾部烟道(25)依次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汽包式分段燃烧燃气锅炉耦合燃煤机组调峰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燃料部分(5)包括依次连接的气体燃料储罐(5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包式分段燃烧燃气锅炉耦合燃煤机组调峰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包式分段燃烧燃气锅炉耦合燃煤机组调峰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级饱和加热段(21)包括依次连接的前级燃烧器(211)、前级炉胆(212)和前级烟管(213),所述后级过热加热段(22)包括依次连接的后级燃烧器(221)、后级炉胆(222)和后级烟管(223),所述前级烟管(213)、所述后级烟管(223)和所述尾部烟道(25)依次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汽包式分段燃烧燃气锅炉耦合燃煤机组调峰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燃料部分(5)包括依次连接的气体燃料储罐(51)、气体燃料入口管道(52)、压力调节器(54)和三通阀(55),所述气体燃料储罐(51)用于存储气体燃料,所述三通阀(55)分别与所述前级燃烧器(211)和所述后级燃烧器(221)连接,用于调节进入所述前级燃烧器(211)和所述后级燃烧器(221)的气体燃料流量。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汽包式分段燃烧燃气锅炉耦合燃煤机组调峰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气体燃料为天然气、氢气、氨气、焦炉煤气或高炉煤气,在所述气体燃料为氨气时,所述燃料部分(5)还包括与所述气体燃料入口管道(52)的出口端连接的裂解炉(53)。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汽包式分段燃烧燃气锅炉耦合燃煤机组调峰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控制部分(6),所述控制部分(6)通过控制线路(61)分别与所述前级燃烧器(211)、所述后级燃烧器(221)、所述旁路水泵(31)、所述汽轮机组(41)和所述发电机(42)电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汽包式分段燃烧燃气锅炉耦合燃煤机组调峰系统,其特征在于,在燃煤机组降负荷时,所述汽轮机组(41)的调节阀开度减小,阀前压力迅速升高,所述汽轮机组(41)的进汽量减少,所述燃煤锅炉部分(1)的给水流量逐渐减小,所述燃煤锅炉部分(1)的给煤量逐渐减小,所述控制部分(6)接收所述汽轮机组(41)和所述发电机(42)的负荷降低信号,并向所述旁路水泵(31)发出信号,以增大所述旁路水泵(31)的出力,并将所述炉水回路中的高压热水经过所述单向节流阀(32)泵入所述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永生陈圣龙顾永正汪涛王家伟苏利鹏刘佳宁
申请(专利权)人:华北电力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