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化工生产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便于控制的紫外催化反应系统。
技术介绍
1、在一些有机化学反应过程中如在芳香族化合物(如苯、蒽、菲等)的分子内或分子间进行电离过程中,由于化合物的共轭体系对紫外光较为敏感,因此能够被光子激发,从而使得其反应活性增强,因此通常会在上述化合物置于反应釜中进行反应时,通过紫外灯实现对反应釜内化合物的催化,以提高化学反应速率。
2、现有技术中对反应釜内进行催化的操作通常通过在反应釜内添加紫外灯管,以使得紫外灯管发出的紫外光对反应釜内的化合物进行催化,为保证紫外灯管的使用稳定性,通常通过吹风实现对紫外灯管的冷却。
3、针对上述中的现有技术,通过吹风对紫外灯管进行冷却时,紫外灯管容易因风扇叶片振动和所受压力变化而出现破裂,不便于实现对反应釜内紫外催化反应的稳定控制。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便于实现对反应釜内紫外催化反应的稳定控制,本申请提供一种便于控制的紫外催化反应系统。
2、本申请提供的一种便于控制的紫外催化反应系统采用如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便于控制的紫外催化反应系统,包括反应釜(1)和设置于反应釜(1)内的催化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催化机构包括催化组件和冷却组件,所述催化组件包括安装柱(3)和紫外灯带(4),所述安装柱(3)竖直安装于反应釜(1)中部,所述紫外灯带(4)固定安装于安装柱(3)外周面,所述安装柱(3)设置有用于检测安装柱(3)温度的温度传感器(23),所述安装柱(3)内部设置有冷却流道,所述安装柱(3)顶部开设有两与冷却流道相连通的通水口(11);所述冷却组件包括换热器(12)和循环泵(13),所述换热器(12)和循环泵(13)均设置于反应釜(1)外,所述换热器(12)的输入端通过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于控制的紫外催化反应系统,包括反应釜(1)和设置于反应釜(1)内的催化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催化机构包括催化组件和冷却组件,所述催化组件包括安装柱(3)和紫外灯带(4),所述安装柱(3)竖直安装于反应釜(1)中部,所述紫外灯带(4)固定安装于安装柱(3)外周面,所述安装柱(3)设置有用于检测安装柱(3)温度的温度传感器(23),所述安装柱(3)内部设置有冷却流道,所述安装柱(3)顶部开设有两与冷却流道相连通的通水口(11);所述冷却组件包括换热器(12)和循环泵(13),所述换热器(12)和循环泵(13)均设置于反应釜(1)外,所述换热器(12)的输入端通过管道与其中一通水口(11)连接,所述换热器(12)的输出端通过管道与循环泵(13)的输入端连接,所述循环泵(13)的输出端通过管道与另一通水口(11)连接,所述反应釜(1)外设置有控制器(18),所述紫外灯带(4)、温度传感器(23)、换热器(12)以及循环泵(13)均与控制器(18)电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控制的紫外催化反应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柱(3)呈六棱柱状,所述紫外灯带(4)设置有六组并分别设置于安装柱(3)的六个外侧面,所述安装柱(3)的顶部开设有安装腔,所述温度传感器(23)设置于安装腔的腔壁,所述安装柱(3)顶部设置有用于启闭安装腔腔口的端盖(20),所述端盖(20)与安装柱(3)之间设置有密封垫(2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便于控制的紫外催化反应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柱(3)包括底座(301)和设置于底座(301)顶部的多个柱体(302),所述底座(301)固定安装于反应釜(1)内,多个所述柱体(302)依次设置于底座(301)顶部,各所述柱体(302)均设置有分流道(7),各所述柱体(302)的分流道(7)相互连通形成冷却流道,其中一所述柱体(302)朝向另一所述柱体(302)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定位柱(8),另一所述柱体(302)朝向定位柱(8)的一侧均开设有与定位柱(8)对应且与定位柱(8)插接配合的定位孔(9)。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便于控制的紫外催化反应系统,其特征在于:其中一所述柱体(302)顶部固定设置有与各分流道(7)顶部开口一一对应的连接柱(14),所述连接柱(14)顶部开设有与各分流道(7)相连通设置的连接孔(15),另一所述柱体(302)底部开设有与各分流道(7)底部开口一一对应且连通设置的连接槽(16),各所述连接柱(14)分别与各连接槽(16)插接配合且各所述连接柱(14)外周面固定设置有弹性垫(17)。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便于控制的紫外催化反应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温度传感器(23)通过侧壁安装组件安装于其中一柱体(302),所述侧壁安装组件包括侧壁固定座(24)、侧壁卡位块(25)以及侧壁复位弹簧(26),所述侧壁固定座(24)固定安装于其中一柱体(302)内壁,所述侧壁固定座(24)顶部开设有侧壁固定槽(27),所述温度传感器(23)插接配合于侧壁固定槽(27),所述侧壁卡位块(25)包括侧壁按压部(251)和侧壁卡位部(252),所述侧壁按压部(251)沿其中一柱...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田树根,马立强,任建军,李军科,
申请(专利权)人:济源市恒顺新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