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流连通装置及电池包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5868576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7-19 11:24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电池包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电流连通装置及电池包,该电流连通装置包括导通件和阻热组件,导通件上开设有贯穿导通件的阻热结构,阻热组件包括至少一个可融性内衬,可融性内衬套设在导通件上,每个可融性内衬内设有与阻热结构插接的插接凸起。使得当发生热失控时,可融性内衬吸热融化,从而吸取导通件上的热量,实现一重降温,而原本填充在阻热结构处的可融性内衬融化后,使得阻热结构在导通件上形成空洞,削减了热量在导通件上传递时的导通面积,从而延缓热量在导通件上传递的速度,导致热量在导通件上散热的时间增加,使得传递的热量进一步减少,从而实现二重降温,通过双重降温来实现对热量的阻隔,阻热效果好,安全性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池包,尤其涉及一种电流连通装置及电池包


技术介绍

1、随着全球对环保和可持续能源需求的增加,电动汽车成为汽车工业的重要发展方向。电池包作为电动汽车的能量来源,其技术发展直接影响到电动车的性能和普及率。

2、电池包内的连接片主要用于导通不同单体电池或模块间的电子回路,同时将不同单体或模块拼接成整体,实现强度的增加。

3、目前对于连接片的要求主要在于连接强度的方面,但是单体电池在长时间循环充放电使用后,温度会逐渐升高,最后出现热失控的问题。由于组成电池包的多个单体电池通过连接片连接为一个整体,因此当其中一个单体电池出现热失控时,由于连接片需要进行电流的导通一般为金属材质,因此热失控单体电池产生的高温会通过连接片传递到正常的单体电池上,从而对正常的单体电池造成影响,具有引发相邻电池热失控的风险,安全性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流连通装置及电池包,阻热效果好,安全性高。

2、为达此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3、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电流连通装置,所述电流连通装置用于实现电池包内各单体电池间的电流导通,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流连通装置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流连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通件上还开设有散热结构,所述散热结构位于所述阻热结构与所述导通件和所述单体电池连接端之间,所述散热结构由所述导通件一侧的表面向所述导通件的另一侧表面凹陷。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流连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通件上还设有散热结构,所述散热结构位于所述阻热结构与所述导通件和所述单体电池连接端之间,所述散热结构由所述导通件一侧的表面向所述导通件的另一侧表面凸起。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

【技术特征摘要】

1.电流连通装置,所述电流连通装置用于实现电池包内各单体电池间的电流导通,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流连通装置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流连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通件上还开设有散热结构,所述散热结构位于所述阻热结构与所述导通件和所述单体电池连接端之间,所述散热结构由所述导通件一侧的表面向所述导通件的另一侧表面凹陷。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流连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通件上还设有散热结构,所述散热结构位于所述阻热结构与所述导通件和所述单体电池连接端之间,所述散热结构由所述导通件一侧的表面向所述导通件的另一侧表面凸起。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流连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通件为拱形结构,拱形结构的所述导通件由多层导电板叠加构成。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流连通装置,其特征在于,拱形结构的所述导通件包括弯曲部和直板部,两个所述直板部分别设于所述弯曲部的两端,并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俊川苏家磊魏恒谦
申请(专利权)人:蜂巢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