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离子风净味杀菌装置及冰箱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5866148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7-19 11:21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离子风净味杀菌装置及冰箱,该装置包括:壳体、电源模块、电离组件和催化模块;壳体用于固定电源模块、电离组件和催化模块,且壳体中包括进风部和出风部;电源模块用于给电离组件提供电压;电离组件包括发生电极和接收电极,发生电极的尖端对着接收电极和出风部,发生电极为长条型电极或圆型电极,发生电极上设有多个锯齿,锯齿角度为10‑60°,催化模块与所述接收电极包裹一圈,所述催化模块上设有蜂窝孔,作为出风部。本申请中采用锯齿尖端作为发生电极,电离空气产生离子风,结合催化模块实现净味。同时,离子风的臭氧和负离子可对冰箱进行杀菌,同时无需空气循环模块,实现快速净味,具有低成本、无噪音、快净味优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冰箱,尤其涉及一种离子风净味杀菌装置及冰箱


技术介绍

1、冰箱作为日常生活中储存食品的核心家电,其内部环境因长期存放各类食材,容易滋生细菌、霉菌等微生物,同时食材自身代谢或相互串味会产生多种挥发性有机物(如硫化物、胺类等),导致异味问题。这些微生物和异味不仅会加速食材变质,影响食品口感,更可能通过食物链威胁用户健康。因此,高效的净味杀菌技术是提升冰箱使用安全性和用户体验的关键核心功能之一,也是行业持续关注的技术研发重点。

2、目前,行业内针对冰箱净味杀菌的技术路径主要包括冷触媒催化技术、光催化技术、等离子技术及等离子协同触媒催化技术。其中,等离子协同触媒催化技术因其双重作用机制成为研究热点:该技术通过等离子体产生的负离子、臭氧等活性粒子实现杀菌功能,同时利用触媒材料吸附异味分子并通过催化反应将其降解,从而达到净味与杀菌的协同效果。相较于单一的冷触媒催化或光催化技术,其在杀菌效率和异味处理能力上具有显著优势,成为突破传统技术瓶颈的重要方向。

3、然而,现有等离子协同触媒催化技术在实际应用中面临显著挑战:一方面,无空气循环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离子风净味杀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离子风净味杀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锯齿尖端曲率半径沿电极长度方向呈梯度变化,且相邻锯齿角度交替设置为10-6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离子风净味杀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生电极为螺旋状立体结构,螺旋直径2-5mm,螺距1-3mm,螺旋轴线与所述接收电极中心轴重合,电极表面沿螺旋线方向开设微米级沟槽,沟槽内填充稀土永磁材料。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离子风净味杀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锯齿尖端涂覆碳纳米管-二硒化钨复合涂层,涂层厚度50-200nm。

5...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离子风净味杀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离子风净味杀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锯齿尖端曲率半径沿电极长度方向呈梯度变化,且相邻锯齿角度交替设置为10-6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离子风净味杀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生电极为螺旋状立体结构,螺旋直径2-5mm,螺距1-3mm,螺旋轴线与所述接收电极中心轴重合,电极表面沿螺旋线方向开设微米级沟槽,沟槽内填充稀土永磁材料。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离子风净味杀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锯齿尖端涂覆碳纳米管-二硒化钨复合涂层,涂层厚度50-200n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离子风净味杀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电极为方型电极或圆形电极,且所述接收电极在催化模块外部环绕一圈。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旭任猛陈开松
申请(专利权)人:长虹美菱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