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漏气活塞环及发动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5865737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7-19 11:21
本技术公开的一种防漏气活塞环及发动机,包括活塞环第一端部和活塞环第二端部;活塞环第一端部沿防漏气活塞环的轴向上的两个端面均设置有活塞环凹槽,活塞环凹槽的槽底为能够引导气流形成涡流的曲面结构;活塞环第一端部在活塞环凹槽的面向活塞环第二端部的一侧具有缺口,活塞环第二端部具有伸入缺口处的凸台。进入上方的活塞环凹槽的气流,在活塞环凹槽的槽底的引导作用下,会形成向上翻涌的涡流气体。该涡流气体增加了通过活塞环开口向下流动的气流的阻力,从而提高了密封效果,减少漏气量。若发生气流或机油上窜,同样会受到下方的活塞环凹槽形成的涡流影响,来延缓气流或机油上窜量,从而达到缓解窜气和降低机油耗的作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发动机,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防漏气活塞环及发动机


技术介绍

1、活塞环是用于嵌入活塞槽沟内部的金属环,活塞环分为两种:气环和机油环。气环可用来密封燃烧室内的可燃混合气体;机油环则用来刮除汽缸上多余的机油。活塞环广泛地用在各种动力机械上,如蒸汽机、柴油机、汽油机、压缩机、液压机等,广泛用于汽车,火车,轮船,游艇等。

2、随着排放法规的不断更新,对发动机的机油耗和漏气量提出了更加严厉的要求。活塞环作为发动机核心部件之一,对机油耗和漏气量都有着重要影响,现有的气环普遍都是使用平口闭口方案,这种形状气体和机油都比较容易通过,对机油耗和漏气量有不利影响。

3、因此,如何改善活塞环的密封作用,减小漏气量,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有鉴于此,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漏气活塞环,以改善防漏气活塞环的密封作用,减小漏气量;

2、本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上述防漏气活塞环的发动机。

3、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漏气活塞环,其特征在于,包括活塞环第一端部(100)和活塞环第二端部(200),所述活塞环第一端部(100)和活塞环第二端部(200)之间形成活塞环开口;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漏气活塞环,其特征在于,沿所述防漏气活塞环的轴向上,所述防漏气活塞环的中间平面为预设平面,两个所述活塞环凹槽沿所述预设平面对称布置,两个所述凸台沿所述预设平面对称布置。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漏气活塞环,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环第一端部(100)上的两个所述活塞环凹槽中的一个为第一活塞环凹槽(110),另一个为第二活塞环凹槽(130);或者,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漏气活塞环,其特征在于,包括活塞环第一端部(100)和活塞环第二端部(200),所述活塞环第一端部(100)和活塞环第二端部(200)之间形成活塞环开口;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漏气活塞环,其特征在于,沿所述防漏气活塞环的轴向上,所述防漏气活塞环的中间平面为预设平面,两个所述活塞环凹槽沿所述预设平面对称布置,两个所述凸台沿所述预设平面对称布置。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漏气活塞环,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环第一端部(100)上的两个所述活塞环凹槽中的一个为第一活塞环凹槽(110),另一个为第二活塞环凹槽(130);或者,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防漏气活塞环,其特征在于,与所述第一活塞环凹槽(110)对应的所述凸台为第一凸台(210);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防漏气活塞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活塞环凹槽(110)包括第一半圆形槽底(111)以及连接于所述第一半圆形槽底(111)的远离所述活塞环第二端部(200)一侧的第一凹槽侧壁(112),所述第一凹槽侧壁(112)与所述防漏气活塞环的轴向平行;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防漏气活塞环,其特征在于,与所述第二活塞环凹槽(130)对应的所述凸台为第二凸台(230);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永辉何盛强黄鹏曾庆星
申请(专利权)人: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