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地下管廊的风井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5864811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7-19 11:20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地下管廊的风井结构,涉及风井技术领域,该用于地下管廊的风井结构,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上端外接螺栓固定有连接柱,且连接柱设置有八个,所述连接柱的外部设置有挡雨板,所述连接柱的上端热熔固定有防雨顶盖,所述挡雨板的一侧表面设置有连接槽,所述连接槽的内部设置有加强座,所述挡雨板通过连接槽与连接柱卡套固定,所述连接柱的外表面设置有上限位圈座,所述上限位圈座的下方设置有下限位圈座,本方案解决了现有风井通常采用百叶进行防护,固定结构复杂,损坏后拆卸更换不方便,并且需要的数量多,安装拆卸不便,成本高,并且由于数量多,相互之间流出的空隙小,通风效果差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风井,具体为一种用于地下管廊的风井结构


技术介绍

1、地下管廊的风井是排气设施中的一种,主要作用是为了保证安全,确保地下建筑或管廊内部的通风和排气,这些风井通常是垂直向上的通道结构,类似于“井”的形状,因此被称为通风井;

2、例如公告号为cn207597818u的中国授权专利(一种风井):包括风井本体,风井本体上开设有风井开口,所述风井开口上设置有防雨百叶,所述风井开口上端和下端均设置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内滑动设置有与防雨百叶外侧抵接的第一压板,所述安装槽内滑动设置有与防雨百叶内侧抵接的第二压板,所述安装槽内设置有用于驱动第一压板和第二压板沿同方向滑动以先后夹紧防雨百叶的驱动组件;需要清理防雨百叶时,通过驱动组件驱动第一压板和第二压板沿同方向滑动以先后脱离防雨百叶,然后将防雨百叶从第一压板上取出;安装或者拆卸时均不需要使用螺栓,避免了由于螺栓上的十字破坏,而导致拆装不方便的问题,一定程度上节省了人们的时间。

3、但是,现有风井通常采用百叶进行防护,固定结构复杂,损坏后拆卸更换不方便,并且需要的数量多,安装拆卸不便,成本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地下管廊的风井结构,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上端外接螺栓固定有连接柱(4),且连接柱(4)设置有八个,所述连接柱(4)的外部设置有挡雨板(3),所述连接柱(4)的上端热熔固定有防雨顶盖(2),所述挡雨板(3)的一侧表面设置有连接槽(9),所述连接槽(9)的内部设置有加强座(5),所述挡雨板(3)通过连接槽(9)与连接柱(4)卡套固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地下管廊的风井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柱(4)的外表面设置有上限位圈座(6),所述上限位圈座(6)的下方设置有下限位圈座(7),所述上限位圈座(6)和下限位圈座(7)之间形成了限...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地下管廊的风井结构,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上端外接螺栓固定有连接柱(4),且连接柱(4)设置有八个,所述连接柱(4)的外部设置有挡雨板(3),所述连接柱(4)的上端热熔固定有防雨顶盖(2),所述挡雨板(3)的一侧表面设置有连接槽(9),所述连接槽(9)的内部设置有加强座(5),所述挡雨板(3)通过连接槽(9)与连接柱(4)卡套固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地下管廊的风井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柱(4)的外表面设置有上限位圈座(6),所述上限位圈座(6)的下方设置有下限位圈座(7),所述上限位圈座(6)和下限位圈座(7)之间形成了限位连接区(8),一个所述上限位圈座(6)和下限位圈座(7)组成一组,一共具有三组,且上下等距固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地下管廊的风井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槽(9)的内壁设置有内嵌槽(10),且加强座(5)插入内嵌槽(10)内部,所述加强座(5)的表面设置有上下贯穿的连接卡槽(11),且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姚浩阮翔麟黄遵乐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建维综合管廊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