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金属气相氢渗透,具体涉及一种模拟临氢管材的氢渗透动力学测试装置。
技术介绍
1、随着经济飞速发展和人口快速增长,能源消耗逐步增加。化石能源的过度利用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绿色低碳能源的发展迫在眉睫。目前已知的绿色低碳能源主要有太阳能、风能和生物质能等,但由于地域和气候的限制,太阳能和风能主要集中在西部,而能源消耗地区主要集中在我国东部区域,由于难以及时消纳,西部地区普遍存在弃风和弃光等问题。通过可再生能源电制氢技术将电网无法消纳的弃电转化为氢能可有效解决弃风和弃光等问题,且氢能具有环保、高的能量转化效率、来源广泛和可储能等优点,因此,氢能将是我国低碳能源发展的重要途径。通过现有的天然气管线输送氢气是大规模输送氢气的最经济和有效的途径,但当氢气加入天然气管线后,管线钢会面临氢渗透的问题,而氢在管线钢中扩散和聚集会使管线钢发生氢损伤,严重威胁着管线的安全运行。因此,有必要研究管线钢在气态氢下的氢渗透行为,并以此作为选材和对材料评判的依据。
2、现有的气相氢渗透装置大多是测试未受载荷试样的氢渗透行为,但管线钢在服役过程中会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模拟临氢管材的氢渗透动力学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模拟临氢管材的氢渗透动力学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壳体(35)的开口端与所述试样(32)之间设置有法兰(40),所述法兰(40)朝向所述试样(32)的一侧设置有第一连接件(31),所述第一连接件(31)与所述第一壳体(29)相连接,所述第一连接件(31)位于所述试样侧边,所述第一壳体(29)与所述试样之间设置有第二密封件(4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模拟临氢管材的氢渗透动力学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法兰(40)背向所述试样(32)的一侧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模拟临氢管材的氢渗透动力学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模拟临氢管材的氢渗透动力学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壳体(35)的开口端与所述试样(32)之间设置有法兰(40),所述法兰(40)朝向所述试样(32)的一侧设置有第一连接件(31),所述第一连接件(31)与所述第一壳体(29)相连接,所述第一连接件(31)位于所述试样侧边,所述第一壳体(29)与所述试样之间设置有第二密封件(4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模拟临氢管材的氢渗透动力学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法兰(40)背向所述试样(32)的一侧设置有第二连接件(33),所述法兰(40)与所述第二壳体(35)通过所述第二连接件(33)相连接,所述法兰(40)具有中心孔,所述第二壳体(35)的开口端与所述中心孔相连通,所述法兰(40)与所述试样(32)之间、所述法兰(40)的内周壁、所述法兰(40)与所述第二壳体(35)之间设置有第一密封件(34)。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模拟临氢管材的氢渗透动力学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29)上设置有氢气进气口(26)和氢气出气口(30),所述氢气出气口(30)和所述氢气进气口(26)上设置有阀体(27),一个所述阀体(27)用于打开或关闭所述氢气进气口(26),另一个所述阀体(27)用于打开或关闭所述氢气出气口(30),所述氢气进气口(26)上还设置有压力表(28),所述压力表(28)用于检测所述第一腔室内的气压。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模拟临氢管材的氢渗透动力学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模拟临氢管材的氢渗透动力学测试装置放置于防爆柜(3)中,所述氢气出气口(30)连通有第四气体导管(25),所述第四气体导管(25)上设置有氢气排气阀(22),所述第四气体导管(25)背向所述氢气出气口(30)的一端伸出所述防爆柜(3)外,所述第四气体导管(25)用于将气体排出所述防爆柜(3)外。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模拟临氢管材的氢渗透...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明洪亮,王慧玲,石珅,王俭秋,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