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利用磷源缓解四溴双酚A对水稻毒性作用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5860601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7-19 11:18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利用磷源缓解四溴双酚A对水稻毒性作用的方法,以22.4mg/L磷酸二氢钾(KH<subgt;2</subgt;PO<subgt;4</subgt;)为核心浓度参数,通过根际液施补充,显著提升幼苗磷吸收效率及抗逆性。该方法严格基于实验室验证数据,适用于四溴双酚A污染农田的水稻种植,操作简便且成本低廉。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农田有机污染修复,具体涉及一种利用磷源缓解四溴双酚a对水稻毒性作用的方法。


技术介绍

1、四溴双酚a(tetrabromobisphenol a,tbbpa)作为一种高效溴代阻燃剂,广泛应用于电子设备、塑料制品及建筑材料等领域。然而,tbbpa具有环境持久性、生物累积性和潜在生态毒性,可通过工业废水排放、电子垃圾拆解及塑料降解等途径进入农田土壤,并在环境中长期残留。研究表明,农田土壤中tbbpa的检出浓度可达μg/kg至mg/kg级别,对水稻生长构成严重威胁。

2、在水稻种植体系中,tbbpa可通过根系被植物吸收并在植株体内迁移,干扰其正常生理代谢。具体表现为:抑制幼苗株高、根长及生物量增长;破坏根系细胞结构,导致膜脂过氧化加剧和氧化应激损伤;干扰光合作用效率、矿质营养吸收及内源激素平衡,最终降低水稻产量与品质。

3、目前,针对tbbpa污染土壤的修复技术主要包括微生物降解、化学氧化、吸附固定及植物修复等。例如,某些特定菌株可降解tbbpa,但受环境条件限制,修复效率较低;而施加生物炭或黏土矿物虽能吸附tbbpa,但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利用磷源缓解四溴双酚A对水稻毒性作用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水稻幼苗期,以磷酸二氢钾(KH2PO4)为磷源,按22.4mg/L的浓度补充至水稻生长环境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磷酸二氢钾的补充方式为根际液施,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稻生长环境中四溴双酚A的污染浓度为4000-6000μg/L。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磷酸二氢钾溶与常规营养液同步施用。

5.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使水稻幼苗根系磷转运蛋...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利用磷源缓解四溴双酚a对水稻毒性作用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水稻幼苗期,以磷酸二氢钾(kh2po4)为磷源,按22.4mg/l的浓度补充至水稻生长环境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磷酸二氢钾的补充方式为根际液施,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稻生长环境中四溴双酚a的污染浓度为4000-6000μg/l。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磷酸二氢钾溶与常规营养液同步施用。

5.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稷燕吴巧珍江桂斌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