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单体、电池装置、用电设备和储能设备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5859114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7-19 11:17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池单体、电池装置、用电设备和储能设备,能够提高电池单体的使用性能。该电池单体包括:壳体、电极组件、泄压机构和绝缘件,壳体包括容纳腔,电极组件容纳于容纳腔,泄压机构设置于壳体的第一壁,绝缘件用于包裹电极组件的朝向壳体的至少部分表面,绝缘件包括与第一壁相对的第一连接部,其中,第一连接部的熔点小于绝缘件的除第一连接部以外的其余部分的熔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电池,更为具体地,涉及一种电池单体、电池装置、用电设备和储能设备


技术介绍

1、节能减排是汽车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在这种情况下,电动车辆由于其节能环保的优势成为汽车产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对于电动车辆而言,电池技术又是关乎其发展的一项重要因素。

2、在电池技术的发展中,除了提高电池装置的电学性能外,安全问题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例如电池单体的热失控问题。如果电池装置的安全问题不能保证,那该电池装置就无法使用,降低了电池装置的使用性能。因此,如何降低电池单体发生热失控扩散的风险、提高电池单体的使用性能已成为本领域中一个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池单体、电池装置、用电设备和储能设备,能够提高电池单体的使用性能。

2、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电池单体,包括:壳体,包括容纳腔;电极组件,容纳于该容纳腔;泄压机构,该泄压机构设置于该壳体的第一壁;绝缘件,用于包裹该电极组件的朝向该壳体的至少部分表面,该绝缘件包括与该第一壁相对的第一连接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池单体,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单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件(24)还包括与所述第一连接部(510)相连的第二连接部(520),所述第一连接部(510)用于覆盖所述电极组件(22)的第一表面(610),所述第二连接部(520)用于覆盖所述电极组件(22)的第二表面(620),所述第二表面(620)的面积大于所述第一表面(610)的面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单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部(510)的熔点T1与所述第二连接部(520)的熔点T2满足:T2/T1≥1.5。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单体,其特征...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池单体,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单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件(24)还包括与所述第一连接部(510)相连的第二连接部(520),所述第一连接部(510)用于覆盖所述电极组件(22)的第一表面(610),所述第二连接部(520)用于覆盖所述电极组件(22)的第二表面(620),所述第二表面(620)的面积大于所述第一表面(610)的面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单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部(510)的熔点t1与所述第二连接部(520)的熔点t2满足:t2/t1≥1.5。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单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部(510)设置有沿所述第一连接部(510)的厚度方向贯穿所述第一连接部(510)的第一通孔(511),所述第一通孔(511)与所述容纳腔(25)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池单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部(510)设置有多个所述第一通孔(511),多个所述第一通孔(511)沿第一方向间隔排列,所述第一方向垂直于所述第一连接部(510)的厚度方向。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单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部(510)设置有薄弱区(512),所述薄弱区(512)被配置为在所述容纳腔(25)内的温度达到阈值的情况下发生熔化,以使得所述第一表面(610)与所述第一壁(50)之间形成与所述泄压机构(213)连通的排气通道。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池单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薄弱区(512)的厚度小于所述第一连接部(510)的除所述薄弱区(512)以外的其余区域的厚度,和/或,所述薄弱区(512)在垂直于所述第一连接部(510)的厚度方向的表面上设置有刻痕。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单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极组件(22)设置有极耳(222),所述极耳(222)朝向所述电池单体的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子睿刘向吉谢文亲钟铭卢定金义矿黄无
申请(专利权)人: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