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单体、电池包及用电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5858872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7-19 11:16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电池单体、电池包及用电设备,包括电池组件,包括电池壳体及电池本体,电池壳体用于容纳电池本体,电池本体配置有极耳结构;转接组件配置于电池本体的一侧,且转接组件连接极耳结构;导热组件配置于转接组件背离电池本体的一侧,且导热组件贴附于极耳结构。转接组件连接极耳结构,导热组件贴附于极耳结构,当电池单体进行充放电时,其产生的热量能够依次通过极耳结构、转接组件及导热组件进行传导,有利于电池单体的热量及时导出,显著增强热传导,形成热管理路径,从而提高电池单体的安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电池,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电池单体、电池包及用电设备


技术介绍

1、节能减排是汽车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电动车辆由于其节能环保的优势成为汽车产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电动车辆而言,电池技术又是关乎其发展的一项重要因素。

2、在电池技术的发展中,除了提高电池的能量密度外,电池的安全性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因此,如何提高电池的安全性,是电池技术中一个亟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池单体、电池包及用电设备,能够及时将电池单体内部的热量导出,显著增强热传导,形成热管理路径,从而提高电池单体的安全性。

2、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池单体,包括:电池组件,包括电池壳体及电池本体,所述电池壳体被配置为用于容纳所述电池本体,所述电池本体配置有极耳结构;转接组件,配置于所述电池本体的一侧,且所述转接组件连接所述极耳结构;导热组件,其配置于所述转接组件背离所述电池本体的一侧,且所述导热组件贴附于所述极耳结构。>

3、在上述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池单体,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单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接组件包括第一转接片及第二转接片,所述极耳结构包括第一极耳及第二极耳,所述第一转接片位于所述电池本体的一侧,且所述第一转接片连接所述第一极耳,所述第二转接片位于所述电池本体的另一侧,且所述第二转接片连接所述第二极耳。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单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转接片配置有第一通孔格栅,所述第一极耳穿设所述第一通孔格栅。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电池单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转接片配置有第二通孔格栅,所述第二极耳穿设所述第二通孔格栅。

5...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池单体,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单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接组件包括第一转接片及第二转接片,所述极耳结构包括第一极耳及第二极耳,所述第一转接片位于所述电池本体的一侧,且所述第一转接片连接所述第一极耳,所述第二转接片位于所述电池本体的另一侧,且所述第二转接片连接所述第二极耳。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单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转接片配置有第一通孔格栅,所述第一极耳穿设所述第一通孔格栅。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电池单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转接片配置有第二通孔格栅,所述第二极耳穿设所述第二通孔格栅。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池单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组件包括第一导热件及第二导热件,所述第一导热件贴附于所述第一极耳,所述第二导热件贴附于所述第二极耳。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池单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热件配置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被配置为用于容纳所述第一极耳,所述第二导热件配置有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被配置为用于容纳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龚珊李恺翔王清泉
申请(专利权)人:广汽埃安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