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边坡防护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5858101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7-19 11:16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高边坡防护结构,属于边坡防护及边坡排水领域,包括坡体、集水井以及若干调节管。坡体上铺设有防护骨架以及植草槽。调节管的两端分别与集水井以及坡体内部连通,调节管往远离集水井的方向向上延伸。调节管内分隔形成收集室以及补水室,调节管位于收集室的管壁上开设有若干花孔,补水室内填充有引流物。通过若干调节管向坡体各个部位进行延伸,调节管的全段均能参与集渗,能够增大坡体的集渗范围,可以有效收集坡体深部的积水。集水井内的水能通过补水室内的引流物产生的毛细作用渗透至各个植草槽,使得调节管既可以主动收集坡内积水又可以在旱季对绿植进行补水,降低了边坡绿植的维护难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边坡防护及边坡排水领域,具体是一种高边坡防护结构


技术介绍

1、边坡指的是为保证路基稳定,在路基两侧做成的具有一定坡度的坡面;在降雨量较大时,山体表层的土体由于充满了水而导致表层土体重量增大,力学性质也大大降低,继而容易出现滑坡的情况。在铁路或公路的高边坡防护施工中,边坡排水系统设置的好坏影响到边坡防护的耐久性,一旦发生滑坡将引发严重的安全事故,目前高边坡的排水系统普遍采用在边坡内设置四周带孔的排水管将边坡内积水直接排出以降低边坡内土体中水压力,减少防护体压力,保证护坡的稳定。

2、目前高边坡的排水系统普遍采用在边坡内设置四周带孔的排水管将边坡内积水直接排出以降低边坡内土体中水压力,减少防护体压力,保证护坡的稳定。但常规的边坡防护与排水方式通常只能排出面内的少量积水,排渗效率慢且范围小。根据相关技术要求,边坡高度大于6m时宜采用骨架防护+植草防护,花岗岩风化土边坡高度大于4m宜采用骨架防护+植草防护。常规的边坡防护及排水设施往往只考虑了排水而未考虑将土体如何维持在既能保证边坡安全,又能保持植物生长必要的土壤湿度,在旱季往往还要人工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边坡防护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边坡防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管(3)的外围包覆有渗透层(3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边坡防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水井(2)的井壁由混凝土浇筑形成筒体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边坡防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管(3)与水平面之间形成α度的夹角且α角为5°~15°。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边坡防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管(3)的端部与集水井(2)的底部之间形成集水腔(21),所述补水室(33)内的引流物(36)从调节管(3)...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边坡防护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边坡防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管(3)的外围包覆有渗透层(3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边坡防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水井(2)的井壁由混凝土浇筑形成筒体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边坡防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管(3)与水平面之间形成α度的夹角且α角为5°~15°。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边坡防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管(3)的端部与集水井(2)的底部之间形成集水腔(21),所述补水室(33)内的引流物(36)从调节管(3)的端部向下延伸至集水腔(21)内,所述集水腔(21)内连通有排水管(4),所述排水管(4)贯穿坡体(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岳安康乐庞路阳邓书申粟子渺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中天青鼎工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