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灾害监测报警设备,具体涉及一种山体滑坡灾害监测设备。
技术介绍
1、山体滑坡是指山体因重力作用、降雨、地震等因素导致的大量土石材料沿山坡迅速滑动的现象。其危害主要包括对住房、基础设施和农田的破坏,可能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尤其在公路隧道建设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面临突水突泥、岩爆、大变形、洞口滑坡、岩体塌方等系列地质灾害,导致隧道勘察设计及施工难度极大,严重制约着隧道安全施工与高效建设。如何提升隧道进口边坡稳定性控制尤为重要,通过对隧道进口边坡灾害预测与防控以有效安全应对。
2、申请号为202410619168.4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分布式山体滑坡监测预警装置及系统,通过对山体表层位移、深部位移、降雨量、地下水位等进行综合监测,通过监测浮球对滑坡灾害进行后续监测的集成监测装置及监测系统。分布式监测网,有效提高对山体失稳风险的判断精度,对山体滑坡进行及时的预警。由位移监测结构、雨量监测结构和后灾害监测结构组成,所述位移监测结构由中空支撑柱、深部位移监测管、固定板、固定槽、表层位移监测管、柔性连接管和电源组成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山体滑坡灾害监测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管(100),所述安装管(100)内滑动连接有定位杆(300),所述定位杆(300)的上端固定安装有监测箱(200);所述安装管(100)竖向均匀开设有多个监测孔(120),所述定位杆(300)上对应固定连接有多个压力传感器(500);所述定位杆(300)的内部开设有电线槽(340),所述监测箱(200)的内部安装有电源、控制模块以及wifi模块,所述监测箱(200)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声光报警器(220);wifi模块、声光报警器(220)均与控制模块电性连接,所述控制模块与电源电性连接;所述压力传感器(500)通过电线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山体滑坡灾害监测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管(100),所述安装管(100)内滑动连接有定位杆(300),所述定位杆(300)的上端固定安装有监测箱(200);所述安装管(100)竖向均匀开设有多个监测孔(120),所述定位杆(300)上对应固定连接有多个压力传感器(500);所述定位杆(300)的内部开设有电线槽(340),所述监测箱(200)的内部安装有电源、控制模块以及wifi模块,所述监测箱(200)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声光报警器(220);wifi模块、声光报警器(220)均与控制模块电性连接,所述控制模块与电源电性连接;所述压力传感器(500)通过电线槽(340)内的线路与监测箱(200)内的控制模块电性连接;所述安装管(100)的内壁竖向固定设有滑动槽(800),所述监测孔(120)位于滑动槽(800)内;所述压力传感器(500)的外壳与滑动槽(800)滑动连接;所述滑动槽(800)内还安装有多个防护机构(400),用于在对监测设备进行装卸时对压力传感器(500)进行防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山体滑坡灾害监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管(100)的上端通过多个第一支杆(140)共同固定连接有上滑套(141),所述上滑套(141)套设在定位杆(300)上并与定位杆(300)滑动连接;所述安装管(100)的下端通过多个第二支杆(150)共同固定连接有下滑套(151),所述下滑套(151)套设在定位杆(300)上并与定位杆(300)滑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山体滑坡灾害监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管(100)的下端固定连通有圆锥筒(110),所述圆锥筒(110)的尖部设有通孔,所述定位杆(300)的下端固定设有定位圆锥体(310),所述定位圆锥体(310)穿过圆锥筒(110)的通孔朝外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山体滑坡灾害监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机构(400)包括防护板(410),所述防护板(410)的两端与滑动槽(800)滑动连接;所述防护板(410)的上端固定设有第一限位板(411),所述第一限位板(411)活动抵接压力传感器(500)的外壳底部,所述第一限位板(411)的底部两侧均固定设有滑杆(420);所述滑动槽(800)上均匀固定设有多个挡块(810),每个挡块(810)分别位于对应监测孔(120)下方;所述挡块(810)上贯穿开设有两个滑孔(811),所述滑杆(420)穿过对应滑孔(811)并与滑孔(811)滑动连接;两个所述滑杆(420)并且远离第一限位板(4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昕,周兴涛,王虎,王非凡,陈晓帆,韩昭阳,
申请(专利权)人: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