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极串联齿轮泵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5855731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7-19 11:14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双极串联齿轮泵,涉及输送泵领域,包括基座、端盖、位于基座与端盖间的第一模块和第二模块以及带动第一模块与第二模块的驱动轴,其中,基座、第一模块、第二模块、端盖依序叠放后经由连接基座与端盖的锁杆锁固为一体;所述第一模块与第二模块均为渐开线内啮合齿轮泵送结构,在第一模块与第二模块内均设有吸油腔和压油腔;所述第一模块内的压油腔与第二模块内的吸油腔对位连通,第二模块对第一模块送出的液体进行二次加压泵送。该齿轮泵可以在保证高输出压力的同时,提供较大的流量,以满足机床冷却液泵送等工业应用中的多样化需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输送泵领域,具体是一种双极串联齿轮泵


技术介绍

1、齿轮泵是一种液压泵,广泛应用于各种液体的泵送工作。在机床领域中,齿轮泵常用于泵送冷却液,以保证机床的正常运行和加工精度。然而,现有技术中的齿轮泵在集成度和性能方面仍存在诸多不足。

2、目前,许多系统采用串联泵设计,通常由两个独立的齿轮泵分别工作,并由两个电机驱动。这种设计导致设备体积庞大、成本高昂,并且需要额外考虑两个泵的同步运行问题。同步问题增加了系统的复杂性和故障风险,使得维护和管理变得更加困难。此外,这种设计的低集成度使得安装和布置空间需求较大,不利于紧凑型设备的开发和应用。

3、另一方面,单个齿轮泵在应用于需要高流量和高压的场景时表现出明显的局限性。当齿轮泵的流量较大时,输出压力往往较低。这种情况难以满足机床冷却液泵送的需求,因为冷却液需要在高压下从刀具预设孔排出以进行有效冷却。虽然可以通过降低单转时的泵出量来提高输出压力,并利用更高的转速实现所需的泵出量,但这种方法对泵的散热、电机功率以及整体制造成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转速运行不仅增加了设备的磨损和噪音,还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双极串联齿轮泵,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座、端盖、位于基座与端盖间的第一模块和第二模块以及带动第一模块与第二模块的驱动轴,其中,基座、第一模块、第二模块、端盖依序叠放后经由连接基座与端盖的锁杆锁固为一体;所述第一模块与第二模块均为渐开线内啮合齿轮泵送结构,在第一模块与第二模块内均设有吸油腔和压油腔;所述第一模块内的压油腔与第二模块内的吸油腔对位连通,第二模块对第一模块送出的液体进行二次加压泵送。

2.如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一种双极串联齿轮泵,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模块与第二模块结构相同,均包括凹设有圆槽的固定块、竖设在圆槽内的月牙板、与圆槽尺寸相适合并可旋转的安装在圆槽内的外...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极串联齿轮泵,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座、端盖、位于基座与端盖间的第一模块和第二模块以及带动第一模块与第二模块的驱动轴,其中,基座、第一模块、第二模块、端盖依序叠放后经由连接基座与端盖的锁杆锁固为一体;所述第一模块与第二模块均为渐开线内啮合齿轮泵送结构,在第一模块与第二模块内均设有吸油腔和压油腔;所述第一模块内的压油腔与第二模块内的吸油腔对位连通,第二模块对第一模块送出的液体进行二次加压泵送。

2.如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一种双极串联齿轮泵,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模块与第二模块结构相同,均包括凹设有圆槽的固定块、竖设在圆槽内的月牙板、与圆槽尺寸相适合并可旋转的安装在圆槽内的外转子、安装在外转子内并与外转子偏心设置并部分啮合的内转子;所述内转子与月牙板对位配合,在月牙板两侧分别形成压油腔和吸油腔;第一模块和第二模块内的内转子均套设在驱动轴上,由驱动轴驱动旋转。

3.如权利要求2中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睿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高畅智能液压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