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光伏组件生产,尤其是涉及一种光伏组件的夹持装置及光伏屋面系统。
技术介绍
1、光伏建筑一体化bipv(building integrated photovoltaic)将光伏组件作为建筑构件或建筑材料,使其成为建筑的一部分又兼具发电功能。bipv可以避免占用过多的土地资源,对于土地昂贵的城市建筑尤为重要。bipv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可以降低室外综合温度,同时对电网可以起到调峰作用,起到建筑节能的效果。
2、相关技术中,通过结构胶将无边框光伏组件粘接于金属瓦上,或采用压块连接光伏组件的边框和金属瓦,并采用紧固件固定。
3、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专利技术人认为存在缺陷有:通过粘接的方式将光伏组件固定于金属瓦,这种固定方式给安装和拆卸造成较大难度,并且结构胶的粘接质量受现场环境影响较大,不利于质量控制,采用压块和紧固件连接,由于螺栓、螺钉等紧固件的受力面积较小,因此抗风揭能力较弱,存在光伏组件被风揭开的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一个或者多个实施例提供一种光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光伏组件的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伏组件的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部包括第一承载部和第二承载部,所述第一承载部和所述第二承载部分别一体地从所述固定主体部的两侧异向朝外延伸,所述第一承载部和所述第一压板相对设置,所述第一夹持区域形成于所述第一承载部和所述第一压板之间,所述第二承载部和所述第二压板相对设置,所述第二夹持区域形成于所述第二承载部和所述第二压板之间,所述第一夹持区域和所述第二夹持区域的夹持方向相反。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伏组件的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主体部包括锁定部以及支腿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光伏组件的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伏组件的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部包括第一承载部和第二承载部,所述第一承载部和所述第二承载部分别一体地从所述固定主体部的两侧异向朝外延伸,所述第一承载部和所述第一压板相对设置,所述第一夹持区域形成于所述第一承载部和所述第一压板之间,所述第二承载部和所述第二压板相对设置,所述第二夹持区域形成于所述第二承载部和所述第二压板之间,所述第一夹持区域和所述第二夹持区域的夹持方向相反。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伏组件的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主体部包括锁定部以及支腿部,所述支腿部从所述锁定部的两侧向下一体延伸,所述容纳腔形成于所述支腿部和所述锁定部之间,所述锁定部开设有锁定槽,在所述第二压板固接于所述锁定槽的条件下,所述第二压板的至少部分抵接于所述锁定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光伏组件的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部包括悬臂段以及支承结构,所述悬臂段一体连接所述固定主体部和所述支承结构,所述支承结构位于所述悬臂段的外端部,所述支承结构上铺设有胶条,得以支撑于光伏组件的光伏板下方。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光伏组件的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压板包括第二支撑部、抵接部以及第二压紧部,所述抵接部从所述第二支撑部的一端向所述锁定部方向凸出,所述第二压紧部从所述第二支撑部的另一端向光伏组件的边框延伸,在所述第二支撑部和所述锁定部相固接的条件下,所述抵接部抵接于所述锁定部的上表面,所述第二压紧部压紧光伏组件的边框,所述第二支撑部、抵接部和锁定部形成的空间中界定有悬空间隙。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光伏组件的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支撑部的厚度记为h,h≥5mm。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光伏组件的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承载部包括第二悬臂段以及第二支承结构,所述第二悬臂段从其中一侧的所述支腿部沿相邻的光伏组件方向延伸,所述第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国华,黄彬彬,邵一烽,谢福庆,张情,王佩靖,
申请(专利权)人:东方日升绿电浙江建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