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梯轿底及电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5854501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7-19 11:14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电梯轿底及电梯,包括一体式的承载板,设于所述承载板一侧的减震单元,设于所述减震单元远离所述承载板一侧的托架;所述托架上设有减震槽,所述减震单元嵌于所述减震槽内,所述承载板用以承载电梯内的人或物体,所述托架用以承托所述减震单元与所述承载板。本技术缩小了电梯安装时所需的底坑深度,无需增加底坑深度就能确保电梯能够安全运行,降低了家用厢式电梯安装时的施工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电梯,具体涉及一种电梯轿底及电梯


技术介绍

1、电梯是一种用于建筑物中,主要提供升降功能的特种设备。电梯可以分为扶梯与厢式电梯。厢式电梯通过电梯在电梯井道内滑动,可以将乘客或货物快速运送至不同的楼层。

2、在一些家用的厢式电梯的安装环境下,井道的底坑深度一般都设计的非常浅,底坑深度小于电梯安装所需的深度,浅底坑会导致电梯在最底层时不能平层,或者就算可以平层也没有安全的缓冲行程,进而容易造成危险。因此,在现有的家用厢式电梯的安装环境下,一般采用增加底坑深度来确保电梯能够安全运行,但是增加底坑深度会增加家用厢式电梯安装时的施工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电梯轿底及电梯,缩小了电梯安装时所需的底坑深度,无需增加底坑深度就能确保电梯能够安全运行,降低了家用厢式电梯安装时的施工成本。

2、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第一方面,提出一种电梯轿底及电梯,包括一体式的承载板,设于所述承载板一侧的减震单元,设于所述减震单元远离所述承载板一侧的托架;所述托架上设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梯轿底,其特征在于,包括一体式的承载板(1),设于所述承载板(1)一侧的减震单元(2),设于所述减震单元(2)远离所述承载板(1)一侧的托架(3);所述托架(3)上设有减震槽(4),所述减震单元(2)嵌于所述减震槽(4)内,所述承载板(1)用以承载电梯内的人或物体,所述托架(3)用以承托所述减震单元(2)与所述承载板(1) 。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梯轿底,其特征在于,所述托架(3)包括并排布置的第一横档(31)与第二横档(32),布置于所述第一横档(31)与所述第二横档(32)之间的连接横档组(33);所述连接横档组(33)一端与所述第一横档(31)固定连...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梯轿底,其特征在于,包括一体式的承载板(1),设于所述承载板(1)一侧的减震单元(2),设于所述减震单元(2)远离所述承载板(1)一侧的托架(3);所述托架(3)上设有减震槽(4),所述减震单元(2)嵌于所述减震槽(4)内,所述承载板(1)用以承载电梯内的人或物体,所述托架(3)用以承托所述减震单元(2)与所述承载板(1) 。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梯轿底,其特征在于,所述托架(3)包括并排布置的第一横档(31)与第二横档(32),布置于所述第一横档(31)与所述第二横档(32)之间的连接横档组(33);所述连接横档组(33)一端与所述第一横档(31)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横档(32)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梯轿底,其特征在于,所述托架(3)还包括第一横档内衬(34)与第二横档内衬(35),所述减震槽(4)布置在所述第一横档内衬(34)与所述第二横档内衬(35),所述减震单元(2)包括多个减震垫,多个所述减震垫分设于所述第一横档内衬(34)与所述第二横档内衬(35)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电梯轿底,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震垫设有4个,多个所述减震垫分设于所述第一横档内衬(34)两端与所述第二横档内衬(35)两端。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电梯轿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横档(31)与所述第二横档(32)上均设有第一连接槽(36),所述连接横档组(33)包括第一连接横档(331)与第二连接横档(332),所述第一连接横档(331)一端与所述第一横档(31)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横档(32)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横档(332)一端贯穿所述第一横档...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凯吴江吴明高飞时明建
申请(专利权)人:湖州鑫盛电梯装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