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车载中控屏的旋钮式中控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5852402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7-19 11:12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车载中控屏的旋钮式中控结构,包括车载中控屏、车载导航面框以及旋钮本体;所述车载导航面框包括左侧部和右侧部,所述旋钮本体设置有两个,分别安装于所述车载导航面框的左侧部和右侧部;避免了占用中控屏正面空间,有效利用了车载中控屏周围的空余区域,保持了中控屏的整体美观性和一体化设计。每个所述旋钮本体的一侧部通过卡接方式连接于所述车载导航面框的对应侧部且靠近底部的位置,并且所述旋钮本体的卡接部位避开所述车载中控屏的显示区域。通过在导航面框底部设置8字形凹槽并配合卡孔,旋钮本体能牢固嵌入,实现稳定、耐久的安装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汽车电子及人机界面设计,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车载中控屏的旋钮式中控结构


技术介绍

1、随着车载中控屏向触控屏发展,触控屏因其多功能性和便捷性而广受欢迎,但在调节音量等操作时,触控方式难以提供直观的触感反馈。例如,副驾驶座的乘客在调节音量时,缺乏物理旋钮的直接操作感,导致使用不便。

2、为解决触感不足的问题,现有技术通常在中控屏下方设置物理旋钮。然而,这种设计占用了宝贵的中控区域空间,破坏了中控屏整体设计的一体感。此外,尤其在中低端车载中控屏中,显示区域较大,bm区(黑边区域)未被合理利用,导致资源浪费。

3、一些设计方案尝试将旋钮移至中控屏两侧,以减少对正面空间的占用,但这类设计往往面临旋钮稳定性不足、安装复杂,以及潜在的显示屏损伤等问题。这使得现有的解决方案难以在实际应用中达到预期效果。

4、因此,如何在保留物理旋钮操作体验的同时,优化中控屏的结构设计,减少空间占用,并有效利用bm区空间,成为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车载中控屏的旋钮式中控结构,包括车载导航面框以及旋钮本体,其特征在于: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车载中控屏的旋钮式中控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载导航面框的左侧部和右侧部的底部设有供所述旋钮本体卡接的凹槽,所述凹槽的形状与所述旋钮本体的卡接部分相匹配使得旋钮本体通过卡接稳定安装于所述凹槽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车载中控屏的旋钮式中控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旋钮本体的连接部位位于所述车载导航面框侧部的外缘并且通过卡接方式实现稳固安装。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车载中控屏的旋钮式中控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旋钮本体与所述...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车载中控屏的旋钮式中控结构,包括车载导航面框以及旋钮本体,其特征在于: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车载中控屏的旋钮式中控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载导航面框的左侧部和右侧部的底部设有供所述旋钮本体卡接的凹槽,所述凹槽的形状与所述旋钮本体的卡接部分相匹配使得旋钮本体通过卡接稳定安装于所述凹槽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车载中控屏的旋钮式中控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旋钮本体的连接部位位于所述车载导航面框侧部的外缘并且通过卡接方式实现稳固安装。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车载中控屏的旋钮式中控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旋钮本体与所述车载导航面框之间的卡接连接为可拆卸结构,所述旋钮本体通过卡扣或卡钩可拆卸紧固件与所述车载导航面框连接从而便于旋钮的维护和更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车载中控屏的旋钮式中控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旋钮本体的表面设有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少辉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美灿欣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