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梯救援的,尤其是涉及一种家用电梯用应急救援装置。
技术介绍
1、家用电梯是指安装在私人住宅中,仅供单一家庭成员使用的电梯。它主要用于连接住宅的不同楼层,方便家庭成员的上下移动,特别适合有老人、小孩或行动不便的家庭成员的家庭使用,电梯在出现紧急意外情况时,需要使用到应急救援装置,进行救援工作;
2、现有技术中电梯用应急救援装置,通过驱动机构释放拉绳,从而使得配重组件下移,配重组件下移时与上方的限位架脱离接触,卡接架上的摩擦件与紧邻侧的导轨接触,通过重力块和长架重力对卡接架进行挤压,从而使得摩擦件与导轨之间的压力增加,从而使得摩擦件与导轨之间的摩擦力增加,从而实现对重力块和长架进行支撑,使得配重组件的重量从轿厢转移至导轨上,打破轿厢与配重块之间的重力平衡,进而通过配重块拉动轿厢上移,通过驱动机构释放拉绳的长度,实现控制轿厢上移高度,使得轿厢达到上方平层,方便后续救援的进行,无需人工从井道移动至轿厢上方或配重块上增加配重,提高救援效率;
3、但是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电梯发生意外坠落情况时,电梯轿厢直接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家用电梯用应急救援装置,包括顶板(1)、导轨(2)以及电梯轿厢(4),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板(1)下面四个边角处均连接导轨(2),所述导轨(2)上滑动设置有升降板(3),所述升降板(3)与顶板(1)上起吊机构的吊绳连接,所述电梯轿厢(4)底端安装底板(5),所述升降板(3)上面固定安装固定板(8),所述固定板(8)上面中间处焊接方形框(6),所述底板(5)焊接在方形框(6)上,所述方形框(6)与升降板(3)之间设置脱落结构,所述方形框(6)与顶板(1)之间设置止动结构,所述电梯轿厢(4)正面处安装有电梯门(7),所述电梯门(7)上设置逃脱结构;
2.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家用电梯用应急救援装置,包括顶板(1)、导轨(2)以及电梯轿厢(4),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板(1)下面四个边角处均连接导轨(2),所述导轨(2)上滑动设置有升降板(3),所述升降板(3)与顶板(1)上起吊机构的吊绳连接,所述电梯轿厢(4)底端安装底板(5),所述升降板(3)上面固定安装固定板(8),所述固定板(8)上面中间处焊接方形框(6),所述底板(5)焊接在方形框(6)上,所述方形框(6)与升降板(3)之间设置脱落结构,所述方形框(6)与顶板(1)之间设置止动结构,所述电梯轿厢(4)正面处安装有电梯门(7),所述电梯门(7)上设置逃脱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家用电梯用应急救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脱落结构包括连接在第一移动板(14)靠近方形框(6)一侧两端处的第一插接柱(15),所述第一插接柱(15)活动插进方形框(6)中,所述升降板(3)上面中间处安装有插接座(16),所述插接座(16)活动穿过固定板(8),所述插接座(16)活动插进方形框(6)中,所述插接座(16)上开设有供第一插接柱(15)插进的第一插接槽,所述固定板(8)上面前后两侧均设置有加固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家用电梯用应急救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固结构包括开设在固定板(8)上面前后两侧处的两组导向槽(17),所述导向槽(17)中滑动设置移动块(18),每组两块所述移动块(18)上面之间均焊接有第二移动板(20),所述第二移动板(20)靠近方形框(6)一侧面两端处均连接第二插接柱(19),所述第二插接柱(19)活动穿过方形框(6),所述插接座(16)上开设有供第二插接柱(19)活动插进的第二插接槽,所述第二移动板(20)与第一移动板(14)之间设置带动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家用电梯用应急救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带动结构包括开设在第一移动板(14)下面两端处的凹槽(21),所述第二移动板(20)上两端处均焊接有插...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任国兄,许海涛,朱玉,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弗朗茨智能电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