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单层混凝土内隔墙板及其制作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5847783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7-19 11:0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混凝土墙板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单层混凝土内隔墙板,包括混凝土浇筑而成的墙板本体,墙板本体的内部设置有若干组加固单元,加固单元包括第一骨架和第二骨架,第二骨架的数量为两个且对称分布在第一骨架的两侧,第一骨架和第二骨架的相对面均具有弯曲部,且第一骨架两侧的弯曲部对称分布以形成浇筑腔,通过弯曲部和浇筑腔提高第一骨架、第二骨架以及混凝土的咬合强度。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在内隔墙板的内部设置加固单元,极大地增强了墙板的稳定性,从而减少后期变形、脱离等问题的出现,降低了维护成本,延长了墙板的使用寿命,还能使得墙板在遭遇地震或外力冲击时,更不容易受损和坍塌,保障了建筑物内人员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混凝土墙板,具体为一种单层混凝土内隔墙板及其制作方法


技术介绍

1、在高层住宅建筑项目中,内隔墙板的应用极为广泛,每一层楼都需要大量的内隔墙板来划分不同的房间和功能区域,传统内隔墙板在这样的建筑场景下,暴露出的问题对建筑质量、施工效率以及居住体验都产生了严重影响。

2、一方面,在高层住宅建筑中,墙体需要承受自身重量、楼层之间的压力以及可能的外力作用,传统单纯由混凝土浇筑而成的内隔墙板,其自身强度有限,牢固性较差,随着时间的推移,在长期的重力作用和建筑物自身的微小震动下,容易出现裂缝、变形等问题,在一些建成多年的高层住宅中,常常能看到内隔墙板出现竖向或横向的裂缝,不仅影响美观,还降低了墙体的隔音、隔热效果,甚至可能影响到整个建筑结构的稳定性。

3、为了解决上述问题,部分墙板在混凝土层外侧加装硅酸钙板,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稳定性,但在长期使用后,硅酸钙板与混凝土层之间容易出现脱离现象。例如,在一些高层住宅的卫生间、厨房等潮湿环境中,由于湿度变化较大,硅酸钙板与混凝土层的粘结力下降,导致硅酸钙板脱落的情况时有发生,这不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单层混凝土内隔墙板,包括混凝土浇筑而成的墙板本体(1),墙板本体(1)的内部设置有若干组加固单元,其特征在于,加固单元包括第一骨架(2)和第二骨架(3),第二骨架(3)的数量为两个且对称分布在第一骨架(2)的两侧,第一骨架(2)和第二骨架(3)的相对面均具有弯曲部(4),且第一骨架(2)两侧的弯曲部(4)对称分布以形成浇筑腔(5),通过弯曲部(4)和浇筑腔(5)提高第一骨架(2)、第二骨架(3)以及混凝土的咬合强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单层混凝土内隔墙板,其特征在于,第一骨架(2)和第二骨架(3)均为网架结构,且其上均有均匀分布的浇筑间隙(7),浇筑间隙(7...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单层混凝土内隔墙板,包括混凝土浇筑而成的墙板本体(1),墙板本体(1)的内部设置有若干组加固单元,其特征在于,加固单元包括第一骨架(2)和第二骨架(3),第二骨架(3)的数量为两个且对称分布在第一骨架(2)的两侧,第一骨架(2)和第二骨架(3)的相对面均具有弯曲部(4),且第一骨架(2)两侧的弯曲部(4)对称分布以形成浇筑腔(5),通过弯曲部(4)和浇筑腔(5)提高第一骨架(2)、第二骨架(3)以及混凝土的咬合强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单层混凝土内隔墙板,其特征在于,第一骨架(2)和第二骨架(3)均为网架结构,且其上均有均匀分布的浇筑间隙(7),浇筑间隙(7)允许混凝土浆体穿透以形成锚固点。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单层混凝土内隔墙板,其特征在于,第一骨架(2)上的浇筑间隙(7)与其内的浇筑腔(5)相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单层混凝土内隔墙板,其特征在于,弯曲部(4)为波纹形曲面,混凝土浇筑后,在波纹谷底形成用于抵抗水平剪力的混凝土锚固齿。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单层混凝土内隔墙板,其特征在于,相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关永莹金仁才郭彬荣陈祥宇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十七冶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