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筒摆动式三通下料阀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5847408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7-19 11:0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内筒摆动式三通下料阀装置,阀体采用三通结构,包括位于顶部的上料口、以及位于底部的第一下料口和第二下料口;上料口与外部的来料溜管连接,第一下料口和第二下料口分别与外部导向不同加料位置的出料溜管连接;料斗固定连接在上料口;内筒转动连接在阀体内,内筒的上部区域套接在料斗的底部;并且由料斗和内筒构成可变通道,可变通道连通在上料口和第一下料口之间、或者在上料口和第二下料口之间;由驱动组件控制内筒的转动,实现可变通道连通位置的调整。将现有的内部翻板用可摆动的内筒代替,并在内筒的顶部设置料斗,二者共同构成可变通道;避免出现卡点与漏料的可能性,实现了生产企业提质增效的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在冶金炼钢中合金物料加料领域,具体涉及内筒摆动式三通下料阀装置


技术介绍

1、炼钢车间合金加料系统中,三通下料阀是关键设备,用于精确控制、适时改变合金物料的加入位置。炼钢过程中,合金的加入对钢水成分和性能至关重要,因此三通下料阀的稳定性和精确性直接影响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2、目前用于冶炼的合金物料三通下料阀的形式大部分为气动缸/液压缸驱动03的翻板形式,如图1所示。由于翻板02及转轴需要在阀体01内做回转动作,这就要求翻板及转轴与阀体内壁留有间隙,导致在理论上,设备不可避免存在卡料,漏料的可能性。经过对多个国内冶炼厂合金加料系统三通翻板阀的使用情况的现场调研,发现使用过程中翻板阀频繁出现被物料卡住的情况,严重影响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缺陷,提供了一种内筒摆动式三通下料阀装置,避免出现卡料和漏料的情况,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

2、本专利技术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3、内筒摆动式三通下料阀装置,其特征在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内筒摆动式三通下料阀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筒摆动式三通下料阀装置,其特征在于:在第一下料口和第二下料口均设有耐磨板。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筒摆动式三通下料阀装置,其特征在于:在内筒两端固定设有共中心线的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均通过轴承连接在阀体内壁上,且第二转轴穿过阀体内壁与外部的驱动组件相连。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内筒摆动式三通下料阀装置,其特征在于:驱动组件包括电机和减速器的结构,电机具备正转和反转两种模式,电机通过减速器和第二转轴穿过阀体内壁的端头相连。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

【技术特征摘要】

1.内筒摆动式三通下料阀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筒摆动式三通下料阀装置,其特征在于:在第一下料口和第二下料口均设有耐磨板。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筒摆动式三通下料阀装置,其特征在于:在内筒两端固定设有共中心线的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均通过轴承连接在阀体内壁上,且第二转轴穿过阀体内壁与外部的驱动组件相连。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内筒摆动式三通下料阀装置,其特征在于:驱动组件包括电机和减速器的结构,电机具备正转和反转两种模式,电机通过减速器和第二转轴穿过阀体内壁的端头相连。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内筒摆动式三通下料阀装置,其特征在于:驱动组件包括曲柄、直线驱动单元、以及安装座,安装座固定在阀体的外壁上,曲柄固定在第二转轴穿过阀体内壁的端头上,直线驱动单元连接在安装座和曲柄之间;由直线驱动单元推动曲柄,实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亚南
申请(专利权)人:中冶南方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