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测温设备的,尤其涉及一种测温准确性标准块以及测温设备。
技术介绍
1、基于热电偶线设计的温度测试设备在用于测量和检查产品的温度参数时,由于读温结构与被测金属产品频繁接触,导致热电偶线在使用一段时间后会出现磨损现象,从而影响测温精度。
2、传统的检测方式依赖于操作员的经验判断或定期更换热电偶线,但这种方式效率低下且成本高昂。
3、而目前最接近的技术是通过目检或固定周期内的强制性更换来预防因热电偶线老化造成的测量误差;例如,在某些制造过程中,工人会定期手动检查热电偶线的状态,并在必要时进行替换。此外,也有采用特定算法对传感器输出信号进行补偿的方法,但这些方法并不能直接反映热电偶线的实际状况。
4、尽管上述措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热电偶线老化带来的问题,但仍然存在以下不足:1、无法实时监测热电偶线状态的变化;2、人工检查效率低且容易出错;3、固定的更换周期可能导致资源浪费或者错过最佳维护时机。因此,需要一种能够快速且准确地评估热电偶线性能的方法,以确保温度测量结果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r/>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测温准确性标准块,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底座(11),所述底座(11)可拆卸地放置于测温设备内,所述底座(11)内安装有加热板(12),所述加热板(12)上设置均热板(13),所述均热板(13)上安装有测温控温模块(14),所述测温控温模块(14)与所述加热板(12)电性连接,所述测温控温模块(14)设置有数据传输单元(141),所述数据传输单元(141)用于给予所述测温设备输送所述加热板(12)此时的发热温度数据,所述均热板(13)上平整贴附有导热板(15),所述测温控温模块(14)位于所述均热板(13)与所述导热板(15)之间,所述底座(11)上下盖安装有盖板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测温准确性标准块,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底座(11),所述底座(11)可拆卸地放置于测温设备内,所述底座(11)内安装有加热板(12),所述加热板(12)上设置均热板(13),所述均热板(13)上安装有测温控温模块(14),所述测温控温模块(14)与所述加热板(12)电性连接,所述测温控温模块(14)设置有数据传输单元(141),所述数据传输单元(141)用于给予所述测温设备输送所述加热板(12)此时的发热温度数据,所述均热板(13)上平整贴附有导热板(15),所述测温控温模块(14)位于所述均热板(13)与所述导热板(15)之间,所述底座(11)上下盖安装有盖板(16),以将所述加热板(12)、所述均热板(13)、所述测温控温模块(14)和所述导热板(15)以叠层的方式固定,所述盖板(16)上设有位于所述导热板(15)上的漏空孔(161),使所述测温设备的测温压头(32)能够与所述导热板(15)接触时,所述测温设备能够通过所述数据传输单元(141)输送的所述发热温度数据与所述测温压头(32)接触所述导热板(15)获得的温度值对比,而判断所述测温压头(32)的性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测温准确性标准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1)和所述盖板(16)均为非金属材料。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测温准确性标准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均热板(13)通过四周点接触地挤压于加热板(12)上,所述均热板(13)与所述底座(11)之间形成0.5mm的间隙。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测温准确性标准块,其特征在于:所述测温控温模块(14)的温度测试点位与所述漏空孔(161)同轴位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测温准确性标准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板(15)设置有槽位,所述测温控温模块(14)设置于所述槽位内。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测温准确性标准块,其特征在于:所述测温控温模块(14)设置有温度校准单元,所述温度校准单元用于通过pid算法将温度控制到稳定的目标温度,以在所述测温设备的测温压头(32)能够与所述导热板(15)接触测取所述导热板(15)上的温度而获得第一数据期间,所述测温控温模块(14)控制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家麒,劳振宏,杨先昭,冯章法,王海来,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市运泰利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