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魏婧婧专利>正文

防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的驱赶式下肢按摩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584511 阅读:28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防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的驱赶式下肢按摩套,由带体(1)、呢绒扣(2)和条形充气囊(3)构成,其特征在于条形充气囊(3)设有4-6条,相互平行排列的固定在带体(1)的内侧面上,条形充气囊(3)的一端分别通过相对应的进气管(4)与顺序转换阀(5)的出气嘴(6)依次相连接,顺序转换阀(5)的进气嘴只设一个,通过输气管(7)与单向泵(8)的打气嘴(9)相连接,在从下至上排列的条形充气囊(3)的另一端分别通过相对应的出气管(10)与单向泵(8)的进气嘴(12)相连接。该下肢按摩套,不仅对下肢具有按压和放松的作用,而且还有推拿驱赶的作用,所以提高了治疗效果。(*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在中医内科中防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的按摩治疗装置的改进, 具体地说是一种防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的驱赶式下肢按摩套
技术介绍
对于昏迷病人和长期卧床病人,下肢静脉常形成血栓,血栓的形成可危及病人的 生命。在中医内科临床中,除了药物治疗外,通常采用推拿按摩的方法作为辅助治疗。推拿 按摩方法包括由医生或护理人员手工进行和按摩治疗装置进行。所用的按摩治疗装置,一 般包括带体、充气囊、进气管、出气管构成,充气囊粘结固定在带体上,通过间歇性的向充气 囊内充、放气体,使充气囊间歇性的扩张或收缩,从而形成对下肢按压或放松,促进下肢静 脉流通。这种按摩治疗装置,所存在的不足在于由于充气囊只有间歇性的扩张或收缩的功 能,所以对下肢仅有按压和放松的作用,没有推拿驱赶的作用,所以治疗效果不够理想。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不仅对下肢有按压和放松的作用,而且还有推拿 驱赶的作用,能提高治疗效果的防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的驱赶式下肢按摩套。为达到以上目的,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该防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的驱 赶式下肢按摩套,由带体、呢绒扣和条形充气囊构成,带体为长方形,呢绒扣缝合固定在带 体的左、右边沿上,其特征在于条形充气囊设有4-6条,相互平行排列的固定在带体的内侧 面上,在从下至上排列的条形充气囊的一端分别通过相对应的进气管与顺序转换阀的出气 嘴依次相连接,顺序转换阀的进气嘴只设一个,通过输气管与单向泵的打气嘴相连接,在从 下至上排列的条形充气囊的另一端分别通过相对应的出气管经总管与单向泵的进气嘴相 连接,在出气管内均设有单向阀。本技术还通过如下措施实施所述的顺序转换阀,由外筒、内筒、进气腔和出 气嘴构成,在外筒的周壁上设有出气嘴,出气嘴的个数以及排列顺序与条形充气囊的个数 与排列顺序一致,在内筒的一端连接进气嘴,进气腔与进气嘴相连通,在内筒的壁上设一个 出气孔,内筒的外径与外筒的内径一致,在内筒的另一端设微型低速电机;所述的单向泵为 微型齿轮泵,在单向泵的一端设打气嘴,在单向泵的另一端设进气嘴;所述的单向阀可为弹 子式单向阀。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与目前在防止下肢静脉血栓形成所使用的充气式按 摩治疗装置相比,不仅对下肢具有按压和放松的作用,而且还有推拿驱赶的作用,所以提高 了治疗效果。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俯视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顺序转换阀剖视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参照图1、2制作本技术。该防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的驱赶式下肢按摩套,由带 体1、呢绒扣2和条形充气囊3构成,带体1为长方形,呢绒扣2缝合固定在带体1的左、右 边沿上,在使用时,通过呢绒扣2将带体1裹在患者的下肢上,并使条形充气囊3处在内侧, 其特征在于条形充气囊3设有4-6条,相互平行排列的固定在带体1的内侧面上,在从下至 上排列的条形充气囊3的一端分别通过相对应的进气管4与顺序转换阀5的出气嘴6依次 相连接,顺序转换阀5的进气嘴只设一个,通过输气管7与单向泵8的打气嘴9相连接,在 从下至上排列的条形充气囊3的另一端分别通过相对应的出气管10经总管11与单向泵8 的进气嘴12相连接,在出气管10内均设有单向阀。所述的顺序转换阀5,由外筒5a、内筒5b、进气腔5c和出气嘴6构成,在外筒5a的 周壁上设有出气嘴6,出气嘴6的个数以及排列顺序与条形充气囊3的个数与排列顺序一 致,在内筒5b的一端连接进气嘴,进气腔5c与进气嘴相连通,在内筒5b的壁上设一个出气 孔5d,内筒5b的外径与外筒5a的内径一致,在内筒5b的另一端设微型低速电机13,当微 型低速电机13转动时,内筒5b转动,内筒5b壁上的出气孔5d依次接通出气嘴6,当对一个 条形充气囊3充气时,其余的条形充气囊3均处于放气状态,当通过转动接通下一个出气嘴 6的同时,也关闭前一个相通的出气嘴6,使下一个条形充气囊3充气涨起,从而实现条形充 气囊3按顺序逐个充气涨起,对下肢静脉的流动有从下至上的推拿驱赶作用;所述的单向 泵8为微型齿轮泵,在单向泵8的一端设打气嘴9,通过打气嘴9不断地向内筒5b的进气腔 5c内打气,从而使相连通的条形充气囊3充气,涨起的条形充气囊3内径缩小,对下肢进行 按压,在单向泵8的另一端设进气嘴12,通过进气嘴12对条形充气囊3进行抽气,从而实现 对未充气的条形充气囊3进行抽气,使未充气的条形充气囊3处于收缩状态;所述的单向阀 可为弹子式单向阀,这样可以便于调节条形充气囊3充气时的压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防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的驱赶式下肢按摩套,由带体(1)、呢绒扣(2)和条形充气囊(3)构成,带体(1)为长方形,呢绒扣(2)缝合固定在带体(1)的左、右边沿上,其特征在于条形充气囊(3)设有4-6条,相互平行排列的固定在带体(1)的内侧面上,在从下至上排列的条形充气囊(3)的一端分别通过相对应的进气管(4)与顺序转换阀(5)的出气嘴(6)依次相连接,顺序转换阀(5)的进气嘴只设一个,通过输气管(7)与单向泵(8)的打气嘴(9)相连接,在从下至上排列的条形充气囊(3)的另一端分别通过相对应的出气管(10)经总管(11)与单向泵(8)的进气嘴(12)相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一种防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的驱赶式下肢按摩套,由带体(1)、呢绒扣(2)和条形充气囊(3)构成,带体(1)为长方形,呢绒扣(2)缝合固定在带体(1)的左、右边沿上,其特征在于条形充气囊(3)设有4-6条,相互平行排列的固定在带体(1)的内侧面上,在从下至上排列的条形充气囊(3)的一端分别通过相对应的进气管(4)与顺序转换阀(5)的出气嘴(6)依次相连接,顺序转换阀(5)的进气嘴只设一个,通过输气管(7)与单向泵(8)的打气嘴(9)相连接,在从下至上排列的条形充气囊(3)的另一端分别通过相对应的出气管(10)经总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魏婧婧
申请(专利权)人:魏婧婧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7[中国|山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