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先进柔性材料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磁纺设备及该设备制备纤维基柔性线路的方法。
技术介绍
1、21 世纪以来,随着科技的发展,智能医疗、可穿戴设备、工业制造、机器人等对机械能转化装置提出的要求越来越高,例如微型化、轻量化、柔性化、智能化等,人们将柔性材料作为研究重点之一,以实现能源节约化和装置柔性化。目前,制作柔性线路板的工艺方法尚处于实验室研究阶段,受限于各种技术瓶颈,还无法形成产业化批量生产。
2、纤维是一种具有超高长径比的线性材料,在结构上具备良好的柔性,是制作柔性器件的优良基材。而纳米纤维的直径缩小至纳米级,进一步提高了纤维的长径比、提升了其柔性特征,在结构上具有比普通纤维更高的比表面积、表面能和孔隙率。因此,纳米纤维可用作柔性电子器件的优良载体,但作为电子器件,在形貌结构上应具有一定的规则性,并满足特定的电学性能。这些结构和性能指标,对纤维的成形方法提出了更严苛的要求。目前的主流做法是,将聚合物与金属及其化合物纳米颗粒掺杂后作为前驱体,通过机械拉伸,或生物制备,或静电纺丝法等方法成型。
3、静电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磁纺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微量泵(1),所述微量泵(1)下方设有纤维接收板(2),所述的微量泵(1)或纤维接收板(2)安装在平面伺服驱动装置上,使得所述微量泵(1)与所述纤维接收板(2)在二维平面内相对移动,所述纤维接收板(2)包括绝缘板(2.2)和阵列排布在绝缘板(2.2)上的电磁铁(2.1),所述电磁铁(2.1)包括铁芯和线圈,所述线圈绕在铁芯上,所述铁芯一端超出线圈绕组,所述绝缘板(2.2)上开有与铁芯直径相匹配的通孔,所述电磁铁(2.1)的铁芯通过通孔安装在绝缘板(2.2)上;每个所述电磁铁(2.1)通过电路通断控制元件与控制器连通,平面伺服驱动装置与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磁纺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微量泵(1),所述微量泵(1)下方设有纤维接收板(2),所述的微量泵(1)或纤维接收板(2)安装在平面伺服驱动装置上,使得所述微量泵(1)与所述纤维接收板(2)在二维平面内相对移动,所述纤维接收板(2)包括绝缘板(2.2)和阵列排布在绝缘板(2.2)上的电磁铁(2.1),所述电磁铁(2.1)包括铁芯和线圈,所述线圈绕在铁芯上,所述铁芯一端超出线圈绕组,所述绝缘板(2.2)上开有与铁芯直径相匹配的通孔,所述电磁铁(2.1)的铁芯通过通孔安装在绝缘板(2.2)上;每个所述电磁铁(2.1)通过电路通断控制元件与控制器连通,平面伺服驱动装置与控制器的使能信号输出端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磁纺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包括plc控制器(7),所述plc控制器(7)的使能信号输出端一一对应地通过电路通断控制元件与每个电磁铁(2.1)相连,各电路通断控制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清杰,刘章红,彭世能,张兴华,谢金龙,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航天职业技术学院四川航天高级技工学校,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