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调式井下通讯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5843404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7-19 11:06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井下勘探通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自调式井下通讯结构,包括转动电气传输部分,转动电气传输部分包括旋转连接锥体,旋转连接锥体具有一锥形面;浮动电气传输部分,浮动电气传输部分包括固定连接杯,固定连接杯与锥形面相对的端面上设置有锥形槽。本技术方案中的一种自调式井下通讯结构,旋转连接锥体在周向方向上不被限制的设置,结合固定连接杯不可发生转动的设置,在转动机构的首端转动时,旋转连接锥体上转动的锥形面与固定连接杯上不可转动的锥形槽接触,实现了转动机构首尾两端传输电流时,由一端旋转动态电气传输转化为静态电气输出的功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井下勘探,尤其涉及一种自调式井下通讯结构


技术介绍

1、井下勘探是指在地下环境中进行地质、资源调查和数据采集的活动,通常用于石油、天然气、煤炭等矿产资源的勘探和开发。而通讯装置是井下勘探和资源开发中不可或缺的技术手段,具有实时数据传输、提高工作安全性、远程控制与自动化等重要意义。

2、传统的通讯装置为静态设备,通讯装置与转动结构分开布设,存在整体机构占用空间大,需要额外做井下环境静态通讯装置的耐温承压保护结构,失效风险高。这就促使了传动机构与通讯装置合二为一发展趋势,在对传动机构与通讯装置合二为一设置时,如何在不影响设备旋转的同时实现实时通讯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针对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提出如下技术方案:

2、一种自调式井下通讯结构,包括

3、转动电气传输部分,所述转动电气传输部分包括中部轴向贯通的滑动心轴、通过轴承装配于滑动心轴内部的柔性轴、装配于柔性轴内部的导电杆,所述导电杆的接触端轴向延伸至柔性轴的外部并装配有旋转连接锥体,所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自调式井下通讯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调式井下通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锥形槽的内壁上设置有多道环槽一,相邻两道环槽一之间形成台阶环,所述旋转连接锥体的锥形面与所述固定连接杯的锥形槽之间实现多道台阶环接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调式井下通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器二套设有预紧绝缘筒,所述预紧绝缘筒的一端覆盖固定连接杯、并与带键预紧螺母之间具有容纳滑动心轴的间隙一,所述预紧绝缘筒的另一端贯穿带键预紧螺母的收口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自调式井下通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杆位于旋转连接锥体、柔...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调式井下通讯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调式井下通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锥形槽的内壁上设置有多道环槽一,相邻两道环槽一之间形成台阶环,所述旋转连接锥体的锥形面与所述固定连接杯的锥形槽之间实现多道台阶环接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调式井下通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器二套设有预紧绝缘筒,所述预紧绝缘筒的一端覆盖固定连接杯、并与带键预紧螺母之间具有容纳滑动心轴的间隙一,所述预紧绝缘筒的另一端贯穿带键预紧螺母的收口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自调式井下通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杆位于旋转连接锥体、柔性轴之间的位置处依次套设有导电杆支架、绝缘联轴器,所述导电杆支架的一端轴向延伸插入柔性轴的内部,所述绝缘联轴器的两端分别覆盖旋转连接锥体和柔性轴的端部并与之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自调式井下通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连接锥体上设置有扁口四,所述绝缘联轴器上设置有扁口五,扁口四安装在扁口五中实现旋转连接锥体和绝缘联轴器的防转;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调式井下通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带键预紧螺母套设并轴向滑动配合有机械补偿器外壳,所述机械补偿器外壳轴向延伸覆盖滑动心轴的中部,所述滑动心轴与机械补偿器外壳之间装配有衬套;

7.根据权利要求6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陆鹏沙奔王晶朱榕李相忠陈慧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华旃航天电器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