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施工现场立柱保护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5843252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7-19 11:06
本技术公开建筑施工现场立柱保护装置,包括第一防护外板,所述第一防护外板的背面设置有第二防护外板,第一防护外板的内壁固定连接有两个固定块,每个固定块的内部均滑动连接有限位块,两个限位块相互靠近的一侧面均固定连接有复位弹簧,两个复位弹簧相互远离的一端均与固定块的内侧壁固定连接,第二防护外板的左右两侧面均开设有三个限位孔,每个限位块的内侧壁均固定连接有三个限位杆。本技术,做到便捷对保护装置进行拆装的能力,解决在安装和拆卸过程中需要操作人员耗费大量时间的问题,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时具备缓冲的能力,避免在保护板受到撞击时,冲撞力直接传导给立柱的情况,起到增加立柱保护效果的作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立柱保护,尤其涉及建筑施工现场立柱保护装置


技术介绍

1、立柱等竖向构件使建筑结构中的常用支撑和装饰构件,由于立柱等竖向构件通常先于横向构件施工,在后续工序施工时容易对立柱等竖向构件成品造成破坏,同时,由于建筑施工现场人员、机械等进出频繁,环境复杂,也容易对立柱等竖向构件成品造成磕碰损坏,因此,在立柱等竖向构件施工完成后,需要对其进行成品保护。

2、现有授权公告号为cn219411925u的技术公开了建筑施工现场立柱保护装置,包括第一保护外板、第二保护外板、第一连接组件、第二连接组件、第三连接组件、保护内板和内板调节组件;保护内板、第一保护外板和第二保护外板为u形,第一保护外板与第二保护外板的开口端相对设置。

3、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虽然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人工围设保护板效率低下、成品保护套通用性和实用性差的问题,但上述技术方案在使用过程中,无法便捷对保护装置进行拆装,在安装和拆卸过程中需要操作人员耗费大量时间,降低了工作效率,同时不具备缓冲的能力,在保护板受到撞击时,产生的冲撞力会逐步传导给立柱本体,严重减少了对立柱的保护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建筑施工现场立柱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防护外板(1),所述第一防护外板(1)的背面设置有第二防护外板(2),所述第一防护外板(1)的内壁固定连接有两个固定块(3),每个所述固定块(3)的内部均滑动连接有限位块(4),两个所述限位块(4)相互靠近的一侧面均固定连接有复位弹簧(5),两个所述复位弹簧(5)相互远离的一端均与固定块(3)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二防护外板(2)的左右两侧面均开设有三个限位孔(6),每个所述限位块(4)的内侧壁均固定连接有三个限位杆(7),两组所述限位杆(7)相互靠近的一端均延伸至限位孔(6)的内部,所述第一防护外板(1)和第二防护外板(2)的内壁均固...

【技术特征摘要】

1.建筑施工现场立柱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防护外板(1),所述第一防护外板(1)的背面设置有第二防护外板(2),所述第一防护外板(1)的内壁固定连接有两个固定块(3),每个所述固定块(3)的内部均滑动连接有限位块(4),两个所述限位块(4)相互靠近的一侧面均固定连接有复位弹簧(5),两个所述复位弹簧(5)相互远离的一端均与固定块(3)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二防护外板(2)的左右两侧面均开设有三个限位孔(6),每个所述限位块(4)的内侧壁均固定连接有三个限位杆(7),两组所述限位杆(7)相互靠近的一端均延伸至限位孔(6)的内部,所述第一防护外板(1)和第二防护外板(2)的内壁均固定连接有辅助块(8),每个所述辅助块(8)的内部均转动连接有螺纹杆(9),每个所述螺纹杆(9)的外表面均螺纹连接有移动块(10),每个所述移动块(10)均滑动连接于辅助块(8)的内部,两个所述移动块(10)相互靠近的一侧面均固定连接有阻尼器(11)和阻尼弹簧(13),所述阻尼器(11)位于阻尼弹簧(13)的内部,每组所述阻尼器(11)和阻尼弹簧(13)相互靠近的一端均共同固定连接有夹持板(1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施工现场立柱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限位块(4)的上表面均固定连接有稳定块(14),每个所述稳定块(14)均滑动连接于固定块(3)的内部。

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汪涛李艳良阮朝辉周慧阮朝霞李必圆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力泰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