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重庆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基于非线性自适应加权的超声成像质量优化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5839957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7-15 22:4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基于非线性自适应加权的超声成像质量优化方法,属于超声成像技术领域,包括以下步骤:S1:对超声阵元采样得到的回波信号进行聚焦延时处理,得到时间对齐的超声回波数据x(k);S2:将时间对齐后的超声回波数据取绝对值、开n次根号和取符号的非线性处理s(k);S3:计算非线性处理后的回波数据的均值,并计算其n次幂,得到非线性波束形成方法的输出y<subgt;pDASn</subgt;(k);S4:计算总非相干强度y<subgt;NC</subgt;(k),与非线性波束形成方法相除得到非线性自适应相干因子NCFn(k);S5:采用NCFn(k)加权y<subgt;pDASn</subgt;(k),得到最终的波束形成的输出y<subgt;NCFn</subgt;(k)。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超声成像,涉及一种基于非线性自适应加权的超声成像质量优化方法


技术介绍

1、超声成像技术凭借灵敏度高、缺陷定位精准、效率高、成本低、对人体无伤害且便于现场操作等优势,在医疗、工业等检测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其中,数字波束形成是超声成像过程中的关键步骤。目前最常用的波束形成方法—延时叠加波束形成(delay andsum,das)的成像具有宽主瓣、高旁瓣、杂波多等缺点,其成像质量较差。为此,学者们对das进行改进,提出了许多自适应波束形成算法。

2、1969年capon提出应用于窄带雷达领域的最小方差方法(minimum variance,mv),后来经过改进并应用于超声成像领域中。mv方法的核心在于,在保证期望方向增益稳定的情况下,通过自适应调整加权向量来使输出信号或其方差达到最小。虽然mv算法在提高图像分辨率方面成效显著,但对杂波和噪声的抑制效果欠佳。此外,mv算法需要进行协方差矩阵求逆运算,计算复杂度较高,成像所需时间较长。另一种常见的自适应波束形成方法为相干系数(coherence factor,cf)。cf被定义为回波信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非线性自适应加权的超声成像质量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非线性自适应加权的超声成像质量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中,将时间对齐后的超声回波数据x(k)取绝对值、开n次根号,并与其符号值相乘: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非线性自适应加权的超声成像质量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3中,计算非线性处理后的回波数据的均值,并计算其n次幂,得到非线性波束形成方法的输出ypDASn(k):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非线性自适应加权的超声成像质量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4包括以下步骤:

5...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非线性自适应加权的超声成像质量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非线性自适应加权的超声成像质量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中,将时间对齐后的超声回波数据x(k)取绝对值、开n次根号,并与其符号值相乘: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非线性自适应加权的超声成像质量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3中,计算非线性处理后的回波数据的均值,并计算其n次幂,得到非线性波束形成方法的输出ypdasn(k):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非线性自适应加权的超声成像质量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4包括以下步骤: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非线性自适应加权的超声成像质量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5中,采用步骤s4中得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坤林王平王鹏王珏陈思睿李倩文童林李晓淞王瀚飞林波马振宇朱金婵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