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天线与TR组件的连接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5835793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7-15 22:4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天线与TR组件的连接结构,涉及通信天线技术领域,包括:支撑体,支撑体上设置有与TR组件上的连接器一一对应的第一连接器,TR组件上的连接器能够与对应的第一连接器对插连接;弧状支撑板,弧状支撑板与支撑体可拆卸连接,天线安装在弧状支撑板上,弧状支撑板上设置有与天线上的连接器一一对应的第二连接器,天线上的连接器能够与对应的第二连接器对插连接,且第二连接器与第一连接器一一对应,第一连接器通过信号线与对应的第二连接器信号连接。弧状支撑板的设置能够适应大曲率曲面的情况,使得天线上的连接器能够与弧状支撑板上的第二连接器合理对插连接,保证了天线模块与TR组件模块之间的快速插拔功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通信天线,特别是涉及一种天线与tr组件的连接结构。


技术介绍

1、在相控阵雷达前端转接层领域,天线模块与tr组件模块之间的高效连接至关重要。目前,随着使用环境的多样化,尤其是部分产品应用于机载平台时,对连接结构提出了新的挑战。

2、传统的口径变换模块多依靠铝合金板通过销钉、螺钉拼装而成。然而,在实际应用场景中,由于空间紧凑、狭小,往往没有足够的空间用于销钉和螺钉的设计与安装,导致这种传统结构在许多情况下无法实现。特别是当一端需求为大曲率曲面时,问题更为突出。例如,天线端连接器会因曲率限制,出现连接器尾部干涉现象,使得连接器无法合理排布,严重影响了天线模块与tr组件模块之间的快速插拔功能,进而影响整个相控阵雷达前端转接层的性能,这也限制了相控阵雷达在复杂环境下的应用拓展。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天线与tr组件的连接结构,以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方便天线与tr组件的连接。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如下方案:

<p>3、本专利技术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天线与TR组件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天线与TR组件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体包括安装板和设置在所述安装板与所述弧状支撑板之间的围挡组件,所述围挡组件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第一保护侧板和两个相对设置的第二保护侧板,每个所述第一保护侧板都一端与所述安装板可拆卸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弧状支撑板可拆卸连接,每个所述第二保护侧板都一端与一个所述第一保护侧板可拆卸连接、另一端与另一个所述第一保护侧板可拆卸连接,且每个所述第一保护侧板都位于两个所述第二保护侧板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天线与TR组件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天线与tr组件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天线与tr组件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体包括安装板和设置在所述安装板与所述弧状支撑板之间的围挡组件,所述围挡组件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第一保护侧板和两个相对设置的第二保护侧板,每个所述第一保护侧板都一端与所述安装板可拆卸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弧状支撑板可拆卸连接,每个所述第二保护侧板都一端与一个所述第一保护侧板可拆卸连接、另一端与另一个所述第一保护侧板可拆卸连接,且每个所述第一保护侧板都位于两个所述第二保护侧板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天线与tr组件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第一保护侧板的内壁和每个所述第二保护侧板的内壁上都设置有减重凹槽,每个所述第一保护侧板的内壁上都设置有加强筋。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天线与tr组件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第一保护侧板靠近所述弧状支撑板的一端都设置有横截面呈燕尾形的第一凸条,所述弧状支撑板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凸条一一对应的第一燕尾槽,所述第一凸条能够与对应的所述第一燕尾槽滑动配合。

5.根据权利要求2-4任一项所述的天线与tr组件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第一保护侧板靠近所述弧状支撑板的一端的外壁上都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锦辉李晓楠胡博白园园豆恒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艾力特电子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