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口浇铸铁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5833122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7-15 22:39
本技术提供一种中口浇铸铁模具,包括浇口杯、横浇道、竖浇道、内浇道、内浇口、型腔,砂芯;浇口杯设置在横浇道上部,与横浇道固定连接,用于承接浇包铁水;横浇道与多列竖浇道相连通,型腔设置有多列,竖浇道通过内浇道、内浇口和每列型腔相连通;内浇口设置于型腔的中间管口位置,浇铸时铁水从型腔的中间管口流入;砂芯容置于型腔内,贯通连接于所在列的型腔,砂芯的外壁与型腔的内壁相配合形成铸件成形面。本技术的优势在于:型腔的纵向排列间距进一步缩短,整体浇冒系统的占比减少,提高了轻量化通径三通管件的铁水利用率;档渣片和内浇道共同发挥拦截模具内的活砂、利于捣件、利于铁水向型腔分流、补缩等作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铸铁模具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中口浇铸铁模具


技术介绍

1、可锻铸铁(俗称“玛钢”)湿型铸造模具设计中,依据铁水的质量、所浇注管件的壁厚、形状等因素有多种设计形式。

2、常规的可锻铸铁模具中,铁水一般通过横浇道或竖浇道导流或分流后进入内浇道、冒口、内浇口,最终充入型腔。其中除了型腔部分,其余部分均为浇冒系统,浇冒系统是保证管件在型腔内成型成生坯的关键;浇冒系统会在玛钢生坯成型后经人工捣件去除,进行回收再利用。玛钢生坯则经退火、抛丸、磨口、检验、镀锌等多段加工后进行套丝得到管件成品。

3、浇冒系统中冒口、内浇口、浇道的位置设计非常关键,不仅关乎管件能否在模具内浇铸成型,也关乎管件的产率;理想的模具设计是在保证浇铸成型的基础上尽可能的减少浇冒系统的占比,提高模具内的型腔体积占比,且方便生坯管件从浇冒系统上捣下,继而减少浇冒系统回收时的人工成本和重力敲击导致的生坯管件破损。

4、专利申请cn116037868a中公开了一种增加可锻铸铁中球状石墨的加工工艺及铸铁件,提到在铁水中添加适量的稀土镁硅合金可有效防止铁水的收缩,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中口浇铸铁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浇口杯、横浇道、竖浇道、内浇道、内浇口、型腔,砂芯;浇口杯设置在横浇道上部,与横浇道固定连接,用于承接浇包铁水;横浇道与多列竖浇道相连通,型腔设置有多列,竖浇道通过内浇道、内浇口和每列型腔相连通;内浇口设置于型腔的中间管口位置,浇铸时铁水从型腔的中间管口流入;砂芯容置于型腔内,贯通连接于所在列的型腔,砂芯的外壁与型腔的内壁相配合形成铸件成形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口浇铸铁模具,其特征在于:中口浇铸铁模具采用垂直分型无箱挤压造型模板,适用通径三通、中大三通与部分异径三通管件的浇铸;所述部分异径三通管件中中部管口的外径小于上管口直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中口浇铸铁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浇口杯、横浇道、竖浇道、内浇道、内浇口、型腔,砂芯;浇口杯设置在横浇道上部,与横浇道固定连接,用于承接浇包铁水;横浇道与多列竖浇道相连通,型腔设置有多列,竖浇道通过内浇道、内浇口和每列型腔相连通;内浇口设置于型腔的中间管口位置,浇铸时铁水从型腔的中间管口流入;砂芯容置于型腔内,贯通连接于所在列的型腔,砂芯的外壁与型腔的内壁相配合形成铸件成形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口浇铸铁模具,其特征在于:中口浇铸铁模具采用垂直分型无箱挤压造型模板,适用通径三通、中大三通与部分异径三通管件的浇铸;所述部分异径三通管件中中部管口的外径小于上管口直径的2倍,两个直管口的位置按照下管口直径大于上管口直径的方式在模板中排列。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中口浇铸铁模具,其特征在于:每列型腔的数量依据管件的尺寸不同设置3~10个。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中口浇铸铁模具,其特征在于:内浇道呈三角形,竖浇道直接与内浇道连接,利于铁水向型腔内直接分流,增加铁水充型力。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中口浇铸铁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浇口的厚度为型腔的管口厚度的三分之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海根任俊武
申请(专利权)人:赣玛管业科技山西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