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林业害虫防治,尤其涉及一种自动计数式性诱剂诱捕装置。
技术介绍
1、目前,在林业的防治技术中,通常会在林木场地中放置用于诱捕害虫的捕虫装置,常规技术手段则是在捕虫装置中放置有诱虫剂,以起到诱捕病害虫的作用,而在研究林业害虫的防治过程中,对林业害虫的种类识别也是非常重要的,现有常规手段是先利用捕虫装置将诱捕的害虫捕捉到,然后再安排人工进行分次拍摄,之后再上传照片到数据库对比识别害虫,整个过程是非常麻烦繁琐的,不能够很方便的完成诱捕,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与发展,也常在捕虫装置中设立图像识别装置,以代替人工的方式来完成该项工作,大大降低了劳动强度,即便如此,应用在现有技术中病虫害诱捕装置仍然存在一定的弊端:如害虫逃逸率高,诱芯释放不均,导向结构设计不合理;无法根据虫体大小或环境动态调整传感器位置,导致计数误差。因此,亟需一种自动计数式性诱剂诱捕装置来解决以上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自动计数式性诱剂诱捕装置,以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
2、为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自动计数式性诱剂诱捕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诱捕箱(1),所述诱捕箱(1)的顶部侧壁等间隔设有多个第一通孔(2),所述诱捕箱(1)内顶部设有诱芯,所述诱捕箱(1)内设有顶部导向板(3),所述顶部导向板(3)位于所述第一通孔(2)的下方,所述顶部导向板(3)与所述诱芯之间设有间隙(4),所述诱捕箱(1)内底部设有收集箱(5),所述收集箱(5)与所述诱捕箱(1)连通,所述收集箱(5)内设有底部导向机构,所述诱捕箱(1)内底部周向等间隔设有多个计数机构,所述计数机构位于所述顶部导向板(3)的下方,所述计数机构包括与所述诱捕箱(1)内壁传动连接的红外传感器(6),所述红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动计数式性诱剂诱捕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诱捕箱(1),所述诱捕箱(1)的顶部侧壁等间隔设有多个第一通孔(2),所述诱捕箱(1)内顶部设有诱芯,所述诱捕箱(1)内设有顶部导向板(3),所述顶部导向板(3)位于所述第一通孔(2)的下方,所述顶部导向板(3)与所述诱芯之间设有间隙(4),所述诱捕箱(1)内底部设有收集箱(5),所述收集箱(5)与所述诱捕箱(1)连通,所述收集箱(5)内设有底部导向机构,所述诱捕箱(1)内底部周向等间隔设有多个计数机构,所述计数机构位于所述顶部导向板(3)的下方,所述计数机构包括与所述诱捕箱(1)内壁传动连接的红外传感器(6),所述红外传感器(6)与所述诱捕箱(1)内壁之间设有驱动部,所述红外传感器(6)的下方设有图像识别模块(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计数式性诱剂诱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部包括固接在所述诱捕箱(1)内壁的连接箱(8),所述连接箱(8)内底面固接有第一电机(9),所述第一电机(9)的输出轴固接有丝杠(10)的一端,所述丝杠(10)的另一端与所述连接箱(8)内顶面转动连接,所述连接箱(8)远离所述诱捕箱(1)的一侧设有第一滑槽(11),所述第一滑槽(11)内滑动连接有第一连接板(12),所述第一连接板(12)的一端伸入所述连接箱(8)内并与所述丝杠(10)螺纹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板(12)远离所述连接箱(8)的一端与所述红外传感器(6)固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计数式性诱剂诱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诱捕箱(1)的顶面中心设有第二通孔(13),所述诱芯设置在所述第二通孔(13)内,所述诱芯包括设置在所述诱捕箱(1)顶面的第一连接座(14),所述第一连接座(14)的底面固接有第一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蒋开杰,沈群超,谢士杰,王立,翁颖,王琦慧,沈一诺,袁彬,戚迪锋,宋立权,
申请(专利权)人:慈溪市农业监测中心,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