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冷源运行负荷检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5829168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7-15 22:36
本技术涉及建筑冷源运行负荷检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建筑冷源运行负荷检测装置。技术方案:一种建筑冷源运行负荷检测装置,包括有支撑底板,支撑底板的顶部中间设置有蓄电池,支撑底板顶部四角处呈矩形设置有支撑杆四根,四根支撑杆顶端设置有支撑顶板,支撑顶板底部呈矩形设置有电动伸缩杆四根,支撑底板底部对应电动伸缩杆的位置呈矩形设置有万向滑轮四个。本技术通过设置带有X形加固筋的支撑框对负荷检测设备本体进行支撑,并且通过设置双面布基胶层将连接板能够与地面紧密贴合,从而使得负荷检测设备本体在进行放置时非常稳固,然后通过设置电动伸缩杆驱动万向滑轮与地面接触,并将整个装置向上抬起,使得装置移动时非常便捷。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建筑冷源运行负荷检测,尤其涉及一种建筑冷源运行负荷检测装置


技术介绍

1、当建筑冷负荷预测较为准确的时候,以建筑预测负荷为依据的中央空调系统调度安排及运行才能有据可依,从而实现中央空调的高效运行与节能,建筑冷负荷检测装置需要对建筑的各个地点进行检测。

2、常见的建筑冷源运行负荷检测装置,仅包含检测功能,能对建筑冷负荷进行检测,但缺少便于移动和固定的功能,无法保证建筑冷源运行负荷检测装置需要在不同环境下检测时便于移动和固定,容易出现不便于移动以及在不同地点不同角度进行检测时建筑冷源运行负荷检测装置由于重力原因产生位移导致滑落,影响装置的安全性的问题。

3、因此,针对上述建筑冷源运行负荷检测装置缺少便于移动和固定的功能,无法保证建筑冷源运行负荷检测装置需要在不同环境下检测时便于移动和固定的问题,亟需得到解决,以改善建筑冷源运行负荷检测装置的使用场景。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克服常见的建筑冷源运行负荷检测装置,缺少便于移动和固定的功能,无法保证建筑冷源运行负荷检测装置需要在不同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建筑冷源运行负荷检测装置,包括有支撑底板(1),其特征在于:支撑底板(1)的顶部中间设置有蓄电池(2),支撑底板(1)的顶部四角处呈矩形设置有支撑杆(3)四根,四根支撑杆(3)的顶端设置有支撑顶板(4),支撑顶板(4)的底部呈矩形设置有电动伸缩杆(5)四根,支撑底板(1)的底部对应电动伸缩杆(5)的位置呈矩形设置有万向滑轮(6)四个,支撑顶板(4)的四侧边对称设置有固定条(10)四根,固定条(10)的底端设置有支撑框(11),支撑框(11)的底端设置有支撑板(13),支撑板(13)的底部开设有放置槽(15),放置槽(15)的内部设置有连接板(16),连接板(16)的底部设置有双面...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筑冷源运行负荷检测装置,包括有支撑底板(1),其特征在于:支撑底板(1)的顶部中间设置有蓄电池(2),支撑底板(1)的顶部四角处呈矩形设置有支撑杆(3)四根,四根支撑杆(3)的顶端设置有支撑顶板(4),支撑顶板(4)的底部呈矩形设置有电动伸缩杆(5)四根,支撑底板(1)的底部对应电动伸缩杆(5)的位置呈矩形设置有万向滑轮(6)四个,支撑顶板(4)的四侧边对称设置有固定条(10)四根,固定条(10)的底端设置有支撑框(11),支撑框(11)的底端设置有支撑板(13),支撑板(13)的底部开设有放置槽(15),放置槽(15)的内部设置有连接板(16),连接板(16)的底部设置有双面布基胶层(1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冷源运行负荷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电动伸缩杆(5)的底端贯穿支撑底板(1)与万向滑轮(6)通过螺栓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振明李凌云李凌志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豪特节能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