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超高分子量聚偏氟乙烯基聚合物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5827896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7-15 22:3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超高分子量聚偏氟乙烯基聚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属于氟化工技术领域,利用含氟烯烃乳液聚合所用的乳化剂(全氟烷基羧酸及其盐全氟烷基磺酸及其盐、全氟烷基聚醚氟碳酸及其盐等一系列阴离子型氟化表面活性剂)作为原位还原生成金属纳米颗粒的保护基团,在乳液聚合反应过程中原位还原银盐前驱体合成银纳米颗粒,进而与引发剂相互作用引发含氟烯烃单体聚合。通过原位还原解决了单分散金属纳米颗粒长时间容易发生聚集导致催化引发聚合反应效率下降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涉及纳米材料合成与高分子聚合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在聚合体系内原位还原合成银纳米颗粒并引发含偏氟乙烯单体聚合合成超高分子量的聚合物的方法,及该类聚合物在锂离子电池粘结剂上的应用。


技术介绍

1、氟原子的强电负性和高键能赋予了氟化聚合物一系列独特的优势,例如低折射率、低介电常数、低耗散因子、低表面张力、以及优异的化学稳定性。这些材料表现出对酸碱和有机溶剂的耐受性,同时具备耐高温和耐候性,以及疏水和疏油的特性。聚偏氟乙烯(pvdf)是一种半结晶结构的热塑性含氟聚合物,由1,1-二氟乙烯(vdf)单体经自由基聚合而成,具有高度惰性、坚韧且稳定的特性。其出色的整体性能,如耐化学性、高结晶度和热稳定性,使其成为市场上备受认可的含氟高分子量材料之一。

2、锂电池是当今最常用的电池类型之一,而作为其重要组成部分的粘结剂在电池性能和寿命方面扮演着重要角色。锂电池电极材料通常需要与粘结剂结合,形成涂覆于集流体上的电极片。作为粘结剂,pvdf具有优异的机械强度、化学稳定性和与电极活性物质的结合力,能有效地将电极材料固定在集流体上。此外,pvdf还可以提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在聚合体系内原位还原合成银纳米颗粒并引发含氟烯烃单体聚合合成超高分子量聚合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合合成超高分子量聚合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聚合反应的设定反应温度为40-80℃、反应压力4.5-8MPa。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合合成超高分子量聚合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银盐前驱体用量为反应单体质量的0.003~0.02%,所述引发剂用量为反应单体质量的0.05~0.2%。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合合成超高分子量聚合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去离子水用量为反应单体质量的100~250%;所述乳化剂用量为反...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在聚合体系内原位还原合成银纳米颗粒并引发含氟烯烃单体聚合合成超高分子量聚合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合合成超高分子量聚合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聚合反应的设定反应温度为40-80℃、反应压力4.5-8mpa。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合合成超高分子量聚合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银盐前驱体用量为反应单体质量的0.003~0.02%,所述引发剂用量为反应单体质量的0.05~0.2%。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合合成超高分子量聚合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去离子水用量为反应单体质量的100~250%;所述乳化剂用量为反应单体质量的0.5~2.5%。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合合成超高分子量聚合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还原剂为硼氢化钠、抗坏血酸、氢化铝锂、柠檬酸钠、酒石酸钾、次亚磷酸钠中的一种。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合合成超高分子量聚合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银盐前驱体为三氟乙酸银、硝酸银、醋酸银、草酸银中的一种。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合合成超高分子量聚合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发剂为有机卤化物,包括有机溴化物和有机氯化物,所述有机溴化物包括2-溴代异丁酸、三溴乙酸、2-溴丙酸、2-溴丁酸、3-溴丙酸、2-溴苯甲酸、α-溴苯甲酸、2-溴苯乙酸、α...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汪超峰赵景平王章明夏群平袁熬好曹慧
申请(专利权)人:金华永和氟化工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