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内饰可变色转印膜及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5827793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7-15 22:3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汽车内饰可变色转印膜及制备方法,且涉及汽车内饰材料制造的技术领域;且涉及到内饰可变色转印膜制备装置,其包括切割工作台,切割工作台上设有换刀单元,换刀单元包括换刀链条以及换刀链条上等间距设有导向架,若干导向架上分别设置有尺寸不同形状不同的刀具,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以下问题:首先,现有技术针对转印膜进行裁切时,更换裁切所需的刀具因需要拆卸大量的螺丝螺母导致其更换较为繁琐,并且更换刀具时,会导致刀具上沾染大量的杂质,刀具在后续裁切的过程中会导致转印膜的切面受到污染;其次,现有技术中刀具安装的稳定性较差,刀具在裁切时发生倾斜或脱落的情况。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汽车内饰材料制造的,特别涉及一种汽车内饰可变色转印膜及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1、汽车内饰可变色转印膜是一种通过特定技术实现颜色变化的汽车内饰装饰材料。这种膜可以通过转印技术将不同的图案或颜色印刷在薄膜上,然后将其应用在汽车内饰表面,从而实现内饰颜色的变化。这种膜通常具有良好的耐磨性和耐候性,能够保持长时间的色彩稳定性,并且易于清洁和维护。汽车内饰可变色转印膜可以为车主提供更多的个性化选择,让汽车内部更加独特和时尚。

2、如公开号为cn112390064a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薄膜裁切装置,其包括底板和设置在底板上的压料机构、裁切机构和动力机构,压料机构用于对薄膜进行定位,裁切机构可移动地设置在底板上,用于对薄膜进行裁切,动力机构用于带动裁切机构移动。压料机构能够对于需要裁切的薄膜进行定位,从而避免薄膜在裁切的过程中发生移位现象;裁切机构不同于以往的铡刀形式的开合裁切方式,而是采用移动裁切,通过移动裁切机构的位置,从而使得裁切机构所到之处的薄膜被准确地切开,因此裁切机构的大小不受薄膜的幅面宽窄所限制,不但能够提升裁切精度,同时减小整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汽车内饰可变色转印膜,其特征在于:包括由下往上依次设置的转印基材(10)、转印结构层(11)、含有液晶微胶囊的变色层(12)、保护层(13)以及可剥胶层(14);

2.一种汽车内饰可变色转印膜制备方法,采用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汽车内饰可变色转印膜,其特征在于:汽车内饰可变色转印膜制备方法,如下所示: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汽车内饰可变色转印膜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换刀单元(6)还包括导向架(61)上沿高度方向滑动安装的升降板(64),升降板(64)一侧安装有固定磁吸块(65),固定磁吸块(65)上吸附有被动磁吸块(66),被动磁吸块(66)安装在水平板...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内饰可变色转印膜,其特征在于:包括由下往上依次设置的转印基材(10)、转印结构层(11)、含有液晶微胶囊的变色层(12)、保护层(13)以及可剥胶层(14);

2.一种汽车内饰可变色转印膜制备方法,采用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汽车内饰可变色转印膜,其特征在于:汽车内饰可变色转印膜制备方法,如下所示: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汽车内饰可变色转印膜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换刀单元(6)还包括导向架(61)上沿高度方向滑动安装的升降板(64),升降板(64)一侧安装有固定磁吸块(65),固定磁吸块(65)上吸附有被动磁吸块(66),被动磁吸块(66)安装在水平板(67)上,水平板(67)的底部与刀具(62)相连;

4.根据权利要求2的一种汽车内饰可变色转印膜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换刀箱(63)上安装有切换电动推杆(7),切换电动推杆(7)输出端向下穿设换刀箱(63)并活动抵靠于升降板(64)的顶端,换刀箱(63)底部开设有供刀具(62)下料的下料口(70)。

5.根据权利要求2的一种汽车内饰可变色转印膜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安装支架(4)上连接有对刀具(62)进行支撑的支撑板(40),支撑板(40)上连接有两组对称的限位柱(41),刀具(62)水平板(67)上开设供限位柱(41)插接安装的限位孔(42);

6.根据权利要求2的一种汽车内饰可变色转印膜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切割工作台(2)上还安装有垂直板(5),垂直板(5)上设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栗敬君殷廷宋庆欢周月林陈翼滨陈波
申请(专利权)人:锦美星灿新材料安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