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青岛大学专利>正文

用于纺织基电子产品的聚酰胺6高导电织物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5827768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7-15 22:3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纺织基电子产品的聚酰胺6高导电织物及其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取一定量的前驱体与络合剂进行混合,制得混合液;(2)、向混合液中加入一定量的溶剂,得到墨水混合液;(3)、过滤,制得导电墨水,并避光冷藏;(4)、配制改性剂;(5)、使用轧车将改性剂均匀轧到聚酰胺6织物上;(6)、烘干,密封保存,制得改性聚酰胺6织物;(7)、在改性聚酰胺6织物表面均匀刷涂2‑4次导电墨水;(8)、真空烧结处理。本发明专利技术剔除了墨水中的还原剂与其它助剂,避免了墨水中诸多化学品对纳米银层导电性的影响,同时,通过对聚酰胺6纤维表面改性,调控墨水在纤维表面的铺展与渗透,实现了高导电银层的制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智能纺织品,尤其涉及一种用于纺织基电子产品的聚酰胺6高导电织物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1、近年来,随着智能化技术的快速发展,传感器件愈发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相较传统固定的传感设备与器件,纺织基柔性传感器结合了传感功能与织物的优势,将人体的生命体征、运动强度转换为电学信号从而进行人体生理信息传递,与人体充分贴合的同时,也进一步实现了大面积的传感。其可广泛应用在运动监测、安全监测、人机交互、医疗保健等领域。为此,目前对于织物基电子产品的高性能需求也越来越高。

2、目前作为纺织基电子产品的基础材料导电织物,其导电性能的优劣决定了纺织基柔性电子产品的性能。现有技术中,用于提高导电织物导电性的方法大多来自对导电墨水配方的调整,通过对各组份的种类和用量进行调整,从而实现在更温和的条件下制备导电织物。例如如下专利技术:

3、cn112694790a公开了一种银基无颗粒型导电墨水,包括如下重量份的组分:银粉颗粒40-50份;碳纳米管10-15份;聚氨酯纤维20-40份;热塑性固化剂30-35份;添加剂6-10份;以银粉颗粒和碳纳米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纺织基电子产品的聚酰胺6高导电织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纺织基电子产品的聚酰胺6高导电织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所述步骤(1)中,前驱体与络合剂的摩尔比为1:1.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纺织基电子产品的聚酰胺6高导电织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所述步骤(1)中,前驱体为醋酸银,碳酸银,柠檬酸银,草酸银中的任意一种,络合剂为异丙醇胺,氨水,二乙醇胺,三乙醇胺中的任意一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纺织基电子产品的聚酰胺6高导电织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所述步骤(2)中,溶剂为乙醇,溶剂...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纺织基电子产品的聚酰胺6高导电织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纺织基电子产品的聚酰胺6高导电织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所述步骤(1)中,前驱体与络合剂的摩尔比为1:1.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纺织基电子产品的聚酰胺6高导电织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所述步骤(1)中,前驱体为醋酸银,碳酸银,柠檬酸银,草酸银中的任意一种,络合剂为异丙醇胺,氨水,二乙醇胺,三乙醇胺中的任意一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纺织基电子产品的聚酰胺6高导电织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所述步骤(2)中,溶剂为乙醇,溶剂在墨水混合液中的质量占比为33.3%。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纺织基电子产品的聚酰胺6高导电织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所述步骤(4)中,还原剂为抗坏血酸,葡萄糖,戊二醛,乙二醇中的任意一种,聚合物为羟丙基甲基纤维素,羟乙基纤维素,聚乙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房磊丰浩包伟房宽峻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