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长效缓释颗粒肥用造粒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5826200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7-15 22:34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长效缓释颗粒肥用造粒装置,其属于化肥生产装置技术领域。它主要包括:框架、输送结构、止漏板、造粒组件、震实组件,所述输送结构由造粒输送带及第一驱动组件构成;所述止漏板设置于造粒输送带内;所述造粒组件包括料斗、挤压辊、脱模辊,所述料斗、挤压辊、脱模辊均与框架相连,设置于造粒输送带背向止漏板的一侧,且料斗的底部口沿与造粒输送带抵接;其中,挤压辊与脱模辊的外侧壁上设有与成型孔适配的压杆;所述震实组件设置于止漏板背向造粒输送带的一侧,并与料斗处于同一直线上。本技术通过所设造粒输送带与挤压辊相配合,使得所制备的肥料颗粒大小均匀,并提高了其生产效率。本技术主要用于肥料的造粒加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化肥生产装置,具体地说,尤其涉及一种长效缓释颗粒肥用造粒装置


技术介绍

1、在农业肥料生产中,长效缓释颗粒肥因其能持续稳定地释放养分,提高肥料利用率,减少施肥次数,成为现代农业的重要选择。然而,现有的造粒设备在制备长效缓释颗粒肥时,常存在颗粒大小不均匀、生产效率低等问题。因此,设计一种高效、精准、易维护的长效缓释颗粒肥用造粒装置显得尤为重要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长效缓释颗粒肥用造粒装置,其通过所设造粒输送带与挤压辊相配合,使得所制备的肥料颗粒大小均匀,并提高了其生产效率。

2、所述的一种长效缓释颗粒肥用造粒装置,包括框架、输送结构、止漏板、造粒组件、震实组件,所述输送结构由造粒输送带及第一驱动组件构成,其中造粒输送带的表面设有多个由一侧贯穿至另一侧的成型孔;所述止漏板设置于造粒输送带内,并与造粒输送带相抵接;所述造粒组件包括料斗、挤压辊、脱模辊,所述料斗、挤压辊、脱模辊均与框架相连,并依次设置于造粒输送带背向止漏板的一侧,且料斗的底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长效缓释颗粒肥用造粒装置,包括框架(100)、输送结构(200)、止漏板(300)、造粒组件(400)、震实组件(500),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结构(200)由造粒输送带(210)及第一驱动组件(220)构成,其中造粒输送带(210)的表面设有多个由一侧贯穿至另一侧的成型孔(211);所述止漏板(300)设置于造粒输送带(210)内,并与造粒输送带(210)相抵接;所述造粒组件(400)包括料斗(410)、挤压辊(420)、脱模辊(430),所述料斗(410)、挤压辊(420)、脱模辊(430)均与框架(100)相连,并依次设置于造粒输送带(210)背向止漏板(300)的一侧,且...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长效缓释颗粒肥用造粒装置,包括框架(100)、输送结构(200)、止漏板(300)、造粒组件(400)、震实组件(500),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结构(200)由造粒输送带(210)及第一驱动组件(220)构成,其中造粒输送带(210)的表面设有多个由一侧贯穿至另一侧的成型孔(211);所述止漏板(300)设置于造粒输送带(210)内,并与造粒输送带(210)相抵接;所述造粒组件(400)包括料斗(410)、挤压辊(420)、脱模辊(430),所述料斗(410)、挤压辊(420)、脱模辊(430)均与框架(100)相连,并依次设置于造粒输送带(210)背向止漏板(300)的一侧,且料斗(410)的底部口沿与造粒输送带(210)抵接;其中,挤压辊(420)与脱模辊(430)的外侧壁上设有与成型孔(211)适配的压杆;所述震实组件(500)设置于止漏板(300)背向造粒输送带(210)的一侧,并与料斗(410)处于同一直线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长效缓释颗粒肥用造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震实组件(500)包括曲轴(510)、振捣杆(520)、限位组件(530),所述曲轴(510)上设有多个曲形槽(511),且每个曲形槽(511)内均安装有转动连接的振捣杆(520);相邻的两个振捣杆(520)远离曲形槽(511)的一端共用一个限位组件(530),且振捣杆(520)与限位组件(530)活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长效缓释颗粒肥用造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组件(530)包括连接杆(531)、限位板(532)、固定栓杆(533),所述连接杆(531)设有多个,其一端经固定栓杆(533)与限位板(532)固定连接,其另一端设有连接板(5311),并与止漏板(300)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长效缓释颗粒肥用造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板(532)包括主体(5321)、随动板(5322)、连动轴(5323),所述随动板(5322)设有多个,以对向方式设置在主体(5321)相平行的侧壁上,且主体(5321)与随动板(5322)之间安装有连动轴(5323)。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长效缓释颗粒肥用造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动轴(5323)包括固定塞(5324)、轴承(5325)、螺栓(5326),所述固定塞(5324)为一端小于另一端的塔型结构,其中较小的一端与轴承(5325)连接,所述螺栓(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新柱何川严加安彭善俊邢连强乔治·艾伯特曹佑锋
申请(专利权)人:金正大生态工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