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隧道工程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消防泵房。
技术介绍
1、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地下交通隧道已成为现代城市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应对突发火灾等紧急情况时,隧道内的消防安全设计至关重要。隧道空间相对封闭且通风条件较差,一旦发生火灾,火势容易迅速蔓延,威胁人员安全和隧道结构的完整性。因此,如何在隧道环境中有效布置消防设施,尤其是消防泵房,成为隧道工程领域亟待解决的难题。
2、目前,隧道内的消防系统大多采用传统的消防管道和喷头布置方式。然而,这种设计在实际应用中暴露出许多缺陷。一方面,由于隧道长度较长,现有消防系统的水压传输距离过长,导致水压不足,难以保障远端区域的灭火效果。另一方面,现有消防管道布置较为复杂,占用隧道内有限的空间,影响其他基础设施的布置和维护。此外,传统消防系统的维护工作复杂,尤其在狭窄的隧道环境中,检修和维护设备的操作难度较大。
3、因此,亟需一种能够在隧道斜井内合理布置消防泵房的新型结构,以提高水压传输效率,优化空间利用,简化维护工作,以提高隧道内的整体消防安全性。
>技术实现思路...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消防泵房,其特征在于,设置于隧道(1)的斜井(2)中,包括:泵房底板(3-2-4)、四周侧墙(3-2-3)、泵房顶板(3-2-5)和中隔墙(3-2-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消防泵房,其特征在于,所述泵房底板(3-2-4)、所述泵房顶板(3-2-5)和所述中隔墙(3-2-2)均为钢筋混凝土结构,所述四周侧墙(3-2-3)由初期支护和二次衬砌组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消防泵房,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备间(3-1)还包括楼梯(3-1-1)和四周护栏(3-1-2),其中所述护栏的高度不小于1.2米。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消防泵房,其特征在于,设置于隧道(1)的斜井(2)中,包括:泵房底板(3-2-4)、四周侧墙(3-2-3)、泵房顶板(3-2-5)和中隔墙(3-2-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消防泵房,其特征在于,所述泵房底板(3-2-4)、所述泵房顶板(3-2-5)和所述中隔墙(3-2-2)均为钢筋混凝土结构,所述四周侧墙(3-2-3)由初期支护和二次衬砌组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消防泵房,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备间(3-1)还包括楼梯(3-1-1)和四周护栏(3-1-2),其中所述护栏的高度不小于1.2米。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消防泵房,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水池(3-2)设有多个检修孔,所述检修孔设有钢制直梯及钢盖板,所述检修孔直径不小于1米。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消防泵房,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备间(3-1)和所述储水池(3-2)的内表面涂刷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建林,吴金刚,刘子健,周长林,毕强,刘明高,陈仁东,金张澜,刘郑琦,杨珉轩,陈明奎,王霞,庞康,蔡东明,张叶健,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