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用于隧道大变形的变形控制支护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5823979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7-15 22:3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适用于隧道大变形的变形控制支护结构,涉及隧道支护技术领域,包括弧形板,弧形板的底端安装有两个可调支撑组件,可调支撑组件包括安装板,安装板的上表面开设有两个安装孔,安装板的上表面安装有支撑框。它能够对隧道结构进行全面监测,采集的数据全面地反映隧道结构的受力和变形状态,数据传输至智能控制器,利用智能控制器内置的算法预测变形趋势,当预测到潜在大变形风险时,智能控制器能够控制弹性支护组件的工作,能够根据隧道实时变形情况调节对支护板的弹性支撑力,形成“监测‑预测‑响应”的智能闭环,避免支护失效发生危险,能够满足复杂多变地质条件下隧道大变形的防控需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隧道支护,具体是一种适用于隧道大变形的变形控制支护结构


技术介绍

1、隧道是一种在既有的建筑或土石结构中挖出来的通道,通常用于交通运输、水利工程、市政建设等领域。它通过在山体、地下或水下开凿空间,为车辆、行人、管线铺设等提供通行路径,有效缩短了地理距离,提高了交通效率,同时在资源运输、城市地下空间开发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隧道大变形是指在隧道施工或运营过程中,由于复杂地质条件(如软弱围岩、高地应力、膨胀性岩土等)、地下水影响或施工工艺不当等因素,导致隧道围岩产生超出设计预期的较大变形现象,这种变形不仅会影响隧道的净空尺寸,导致衬砌开裂、支护结构失效,严重时甚至可能引发隧道坍塌,威胁施工人员安全和隧道正常使用功能。

2、为应对隧道大变形带来的危害,变形控制支护结构成为保障隧道工程安全的关键技术手段,它通过合理设计的支护体系,在隧道开挖后及时对围岩施加支撑力,限制围岩变形发展,使围岩与支护结构共同作用形成稳定的承载体系,从而确保隧道结构安全和施工、运营的顺利进行。

3、然而,现有的变形控制支护结构在使用时仍存在一定的缺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适用于隧道大变形的变形控制支护结构,包括弧形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弧形板(1)的底端安装有两个可调支撑组件(2),所述可调支撑组件(2)包括安装板(201),所述安装板(201)的上表面开设有两个安装孔(202),所述安装板(201)的上表面安装有支撑框(203),所述支撑框(203)的内壁滑动连接有支撑架(204),且支撑架(204)的顶端与弧形板(1)相连接,所述弧形板(1)的外部设置有一组支护板(3),每个所述支护板(3)和弧形板(1)之间均安装有两个弹性支护组件(4),所述弹性支护组件(4)包括固定连接于所述弧形板(1)外表面的支撑筒(401),所述支撑筒(401)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适用于隧道大变形的变形控制支护结构,包括弧形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弧形板(1)的底端安装有两个可调支撑组件(2),所述可调支撑组件(2)包括安装板(201),所述安装板(201)的上表面开设有两个安装孔(202),所述安装板(201)的上表面安装有支撑框(203),所述支撑框(203)的内壁滑动连接有支撑架(204),且支撑架(204)的顶端与弧形板(1)相连接,所述弧形板(1)的外部设置有一组支护板(3),每个所述支护板(3)和弧形板(1)之间均安装有两个弹性支护组件(4),所述弹性支护组件(4)包括固定连接于所述弧形板(1)外表面的支撑筒(401),所述支撑筒(401)的上表面滑动连接有连接柱(402),所述连接柱(402)的外表面安装有两个支护架(403),且支护架(403)与支护板(3)相连接,每个所述支护板(3)的外表面均安装有两个锚杆(5),每个所述支护板(3)的外表面均安装有光纤传感器(6)和应变片(7),所述弧形板(1)的正面安装有智能控制器(8),且智能控制器(8)与光纤传感器(6)和应变片(7)之间通过导线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隧道大变形的变形控制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板(201)的内壁转动连接有螺纹杆(205),所述螺纹杆(205)与支撑架(204)螺纹连接,所述螺纹杆(205)的外表面安装有锥齿轮一(206),所述安装板(201)的内壁开设有两个滑槽(207),两个所述滑槽(207)的内壁均滑动连接有滑块(208),且滑块(208)与支撑架(204)相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适用于隧道大变形的变形控制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板(201)的外表面转动连接有转动杆(209),所述转动杆(209)的外表面转动连接有支撑板(210),且支撑板(210)的底端与安装板(201)的内底壁相连接,所述转动杆(209)的端部安装有锥齿轮二(21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安润邓辉周鸿轲田永庆吕林益伍辄奕肖颖徐博文万平平赵宇炜杨易霖杨旭飞刘朋辉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